
小學階段,小學生自我評價的最重要支持來自老師和同學。老師需要具備科學評價學生的能力,那么如何正確運用表揚和批評,從而使學生變得更自信?
一、表揚學生要適當
當學生做成一件事后特別希望得到他人的夸獎,如果老師能對孩子的所作所為給予及時、恰當的肯定,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得到進一步增強。
但是,表揚不是簡單的的幾句“不錯,你真棒!”“好樣的!”等這類籠統的評價,因為學生能夠自我判斷他所得到的表揚是否恰如其分。所以,老師要結合實際,用簡潔且直白的語言告訴學生這件成功事情背后的意義和作用,在肯定學生的同時,讓學生也學會深度思考做每一件事情的意義,從而逐步成長。
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貶低性評價是大忌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所以,針對孩子的批評都要在不傷害其自尊心的情況下,進行點評。要杜絕一些貶低性、攻擊性的詞語。
例如學生作業書寫不夠認真,出現錯題,不能說:“跟你說了多少次,書寫要規范工整,長沒長腦子?”或是“這么簡單的題都出錯,你用沒用心?回去重新做!”這樣的言語不僅缺乏教育常識,更是傷害孩子的內心。
平時,“沒出息!”“笨!”“沒有腦子!”之類的評價,意味著對孩子的貶低和否定,老師隨口說出時并沒在意,卻嚴重地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所以老師也要學會換位思考,用學生能夠接受的話語指出學生的缺點和問題。
三、把有缺點的學生和優秀學生作比較
一些老師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常常會提及班里的其他優秀生,比如“你看咱們班的班長。”“你能像班長一樣優秀就好了。”之類。
不能否認,老師提及優秀生的初衷是好的,是希望給有缺點的學生樹立一個榜樣,從而敦促學生更好地成長。可這樣的做法往往事與愿違,被批評的學生要么選擇沉默,要么提出反抗。其實,當老師將兩類學生做比較時,暗含著對批評的學生否定性評價,特別是學生已經有了好勝心之后,這對學生來說并不是激勵而是嚴重的打擊。
所以,老師要學會使用期待的話語點評學生的缺點,讓孩子自己跟自己比。如果學生做事慢條斯理、寫作業特別磨蹭,切記不要向孩子表達“你太慢了,讓人難以忍受!”或者“你必須加快自己的動作!”。這些“誠實的表達”,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老師可以在肯定孩子其他優點之后,要告訴孩子,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限的。接著表達:“我覺得只要你再努力一點,你的速度會更快。”"我感覺你的書寫還有提升的空間。”等,這樣,既顧及了學生的面子,也幫助學生看到了發展方向。
事實上,所謂的表揚和批評就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只有正確地教育和引導學生,多和學生進行溝通,才能使他們的行為更加規范,而潛意識地激發使他們的態度更加端正,不走偏路,健康成長。田國廷
(作者系邯鄲峰峰礦區太安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