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教育 > 正文

把短視頻看成了連續劇 誰來撈起掉進手機的孩子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徐穎發布時間:2019-12-04 16:53:24


 
  “吃飯時看、上課偷著看、休息時看到深夜,小小年紀整天無精打采”……當下,風靡的短視頻帶來多種問題,其中社會反響最突出的、讓眾多家庭最困擾的是青少年沉迷問題。看著“刷”短視頻欲罷不能的孩子,許多家長憂心忡忡,讓孩子“上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脫癮”?

  看短視頻逃避現實的孩子

  前幾天,武安市初二年級的小風剛跟媽媽吵了一架,原因就是家長讓他放下手機,先寫作業。煩惱的小風說:“我知道我媽是為我好,但我看得正高興,就不能讓我先歇歇再寫作業?”苦惱的小風媽媽說道:“因為這個問題,已經和孩子吵過幾次。我知道孩子課業重、壓力大,剛開始時我們也沒阻撓,一個視頻不過幾十秒,能費多少時間?可誰能想到,經常是一兩個小時過去了,孩子還在看。”

  涉縣的趙先生也曾每天習慣“刷”短視頻,今年初,趙先生“戒掉了”這個習慣。“之前,我看‘抖音’里那些小孩子跳舞唱歌的短視頻特別好玩,于是讓女兒也跟著學學。沒想到現在才三年級的孩子入迷了,一放學她就拿著手機看,吃飯都得喊好幾遍。為了給孩子做個表率,我只能先卸載掉APP。”他坦言道,“很后悔當時給孩子看這個。”

  “網絡游戲、網絡小說、短視頻……現在的青少年學業壓力并不小,這些東西都能夠讓他們暫時忘記作業、考試和排名,輕松地獲得快樂。并且短視頻還有諸如內容新奇有趣、節奏快等特點,很多成年人都抵抗不了短視頻的吸引力,更別提孩子了。”市教科所所長苑秀中表示,青少年沉迷短視頻,往往出于逃避現實的動機,在虛擬世界中找到現實中缺乏的關注感、認同感、成就感。所以,解決的方法在于滿足青少年的這種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農村孩子特別是留守兒童更容易沉迷看短視頻,低成本的娛樂方式更易于讓這些孩子及家庭接受。

  

  內容良莠不齊的短視頻

  短視頻平臺的內容五花八門,除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時尚潮流、社會熱點等內容外,色情信息、網絡詐騙、網絡欺凌等不良視頻也時不時地摻雜其中。這些不良信息都可能會對手機前的青少年造成影響。

  短視頻更像是街頭花花綠綠的零食小吃,看著一時新鮮,實則有營養的不多。長期沉迷短視頻,孩子被動接受各種良莠不齊的信息,會無形中影響自我判斷力,限制孩子想象力的發展。青少年正是身體和智力發展時期,對外界好奇,缺乏自制力,長期在成年人的世界耳濡目染,則可能形成拜金主義、投機主義、消極主義,甚至促使一些孩子走上犯罪道路。

  峰峰礦區濱河小學校長宗志勇表示,青少年沉迷短視頻除了精神上的影響,生理方面也不容忽視。長時間盯著手機看,視力下降是必然,智力發育也會受影響。“有些沉迷較嚴重的孩子,還經常通宵看短視頻,導致第二天精力不足,學習成績和體質都會明顯下降。”他說,在現在孩子教育被高度重視的社會環境下,學習成績和青少年是緊緊連在一起,一旦因為沉迷短視頻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很容易激發孩子和父母、老師的矛盾,進而讓尋求逃避現實的孩子更加依賴短視頻,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苑秀中表示,生活在海量信息時代的青少年,要完全脫離短視頻、或者刻意回避,都是不現實的。短視頻容易讓人上癮,且有不少不適合青少年的信息,但也并非洪水猛獸。除了娛樂功能外,也有對青少年有意義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如何正確引導青少年,讓他們在有時間控制、內容篩選的情況下,看優質的短視頻,才是家長、學校和有關部門應該考慮的問題。

  “青少年模式”的上線

  近年來,為防范未成年人網絡沉迷,“青少年模式”開始在網絡平臺上線。記者查詢到,國家網信辦網站10月14日發布消息稱,國內共有53家平臺上線“青少年模式”,網絡防沉迷工作基本覆蓋國內主要網絡直播和視頻平臺。

  記者體驗發現,“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內置于短視頻APP,用戶每日首次打開APP時,系統以彈窗形式提示用戶設置“青少年模式”。用戶開通、關閉“青少年模式”均需輸入提前設置的四位數字密碼。

  進入“青少年模式”后,用戶使用時段、服務功能、在線時長都將受到限制。以抖音APP為例,進入該模式后,青少年無法開啟直播和瀏覽同城頁面,也無法進行打賞、充值、私信等行為。每日累計使用時長限制在40分鐘,且每天晚上10點至早上6點無法使用。并且,開啟了“青少年模式”后,APP首頁的推薦內容限定為適合青少年的教育類、知識類等。

  但是,“青少年模式”并不是萬能的,有“漏洞”可鉆。該模式需用戶主動選擇,在沒有家長監護的情況下,青少年完全可以選擇不進入“青少年模式”,隨意進行瀏覽。并且,即使之前設置了該模式,卸載后重新安裝就可恢復正常使用。

  解決的根本方法在于正確引導

  “從根本上解決青少年網絡沉迷,就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給孩子豐富多彩的生活。當在父母的引導下,孩子發現現實中的社交比網上更有趣、更有幸福感時,就會慢慢脫離‘上癮’狀態。因此,改變孩子家長應承擔起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先盡可能督促孩子使用‘青少年模式’,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交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苑秀中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上癮”的青少年,曾出現在上課時就偷偷“刷”短視頻的狀況。作為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一環,學校也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近日,經開區世紀路小學和峰峰礦區濱河小學分別組織開展了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學生主題簽名、小手拉大手、廣播宣傳等形式,結合具體的案例,剖析沉迷網絡的負面影響,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互聯網的作用,增強學生是非觀念和自律意識、自控能力。

  世紀路小學德育副校長徐貝貝介紹道:“本次活動,更注重孩子的參與意識,讓孩子能夠以‘小大人’參與其中,自覺增強自律自控。并且,家長們還參與到部分活動中,既能讓家長與學校合力引導孩子,也能讓家長和孩子形成‘文明上網、綠色上網’的共識。”

  峰峰礦區濱河小學校長宗志勇表示,短視頻有利有弊,正確利用也可以促進孩子的學習生活,一味打壓反而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短視頻作為時代產物,更符合年輕一代學生的習慣,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靈活,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素養及表達能力。因此學校可以考慮在教學上使用,家長也可以考慮作為增進親子關系的一種方式,使其成為孩子成長路的“幫手”,而不是要對抗的“敵人”。   邯報融媒體記者趙正杰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性爱网站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码在线一区 | 玖玖资源免费国产在线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