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教育 > 正文

作業扎堆“上網”未必是好事

來源:北京日報編輯:徐穎發布時間:2019-12-05 10:56:29

  “家長焦慮清單”近來又加一條——作業APP。據報道,有家長反映自己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每天都要通過手機APP做作業,一道道做下來要花1個多小時,搞得視力都下降了。這份吐槽,迅速引發眾多家長的共鳴。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深度普及,如今作業在線、教學上網儼然成了一種風潮,小學中學紛紛跟進。誠然,相較于以往的作業模式,屏幕點戳、即時上傳、實時交互,看上去方便有趣得多,但也一定程度消解了傳統學習的儀式感。沒了端坐桌前、手握紙筆的鄭重,少了獨自思考、奮筆疾書的靜氣,“潮品”能在多大程度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習效率,并不好說。可讓學生尤其是低齡兒童長期盯著方寸大小的電子屏,會帶來視力下降等健康問題顯而易見。

  中小學生作業是不是非“互聯網+”不可?當下,市面上的教輔類APP良莠不齊。有媒體曾對30款教輔類APP進行測評,發現不僅品牌雜亂,內容更是驚悚,其中5款含收費游戲,2款甚至涉及軟色情。而即便是那些號稱正規的APP,也不可避免地盯著“商業值”,明里暗里雜糅進諸多廣告元素。圖片音頻視頻、卡通動漫跟帖留言……這么多花哨的內容雖然打著激發學習興趣的名頭,但勢必打亂學習的整體節奏,難免分散孩童的注意力,讓思維進一步碎片化。

  怎么讓孩子愛學習、出成績?是人們永遠討論的話題。但作業扎堆“上網”,到底是攪動了一池春水,還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抑或是為了創新而創新?明明一個本子一支筆就可以完成,卻要網上打卡錄制視頻;明明一張試卷即可了事卻要在線傳送,家長不得不滿大街找打印店。新技術、新模式不斷引進,家長和孩子卻愈感繁瑣。不乏有人質疑:這是提高了效率還是加重了負擔?若是再追問一句,其中有無商業資本對校園的滲透,答案或許就更加復雜了。此前相關部門多次出手,要求規范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也正是基于這些考量。

  學習,總要下點笨功夫。敦促孩子們老老實實地坐在書桌前,安安靜靜地復習功課,認認真真地思考答題,看似不夠新潮,實則磨刀不誤砍柴工。于孩子而言,有這份學習的靜氣,必將終生受益。(湯華臻)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首页 | 午夜三级理伦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 | 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 | 亚洲日本文字天天更新 | 五月天婷婷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