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南通某國有銀行的技術部職員江媛(化名)對記者說,她有種還沒進入狀態,這一年就已經過去了的感覺,“回想起來,我每天似乎都過得一樣,沒有收獲也很無趣”。
朱姝(化名)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她也在為沒有好好利用時間而后悔。“我最近還遇到了大一時教過我的老師,她感嘆時間過得快,學生一晃就大三了。這讓我感受到了很大的心理沖擊,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但我還沒有什么進步” 。
調查中,77.2%的受訪者感嘆計劃還沒怎么執行,時間就過去了。從身份上看,上班族對此感受最明顯(78.4%),其次是學生(76.9%);從年齡上看,00后對此感受最明顯(89.4%),然后是90后(81.8%)和80后(78.6%)。
華東交通大學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舒曼分析,在互聯網時代,人們會感到時間過得飛快,不夠用。而且現在年輕人夢想更多,壓力也大,更會感到時間緊張。
“我的一名室友總是把每周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完成一項計劃就打個勾,到了周末都能完成。而我的計劃表,能完成一半就不錯了。我發現我們系成績第一名的女孩,她一天做的事情基本上是我一周做的。”朱姝說。
從大學畢業到入校當老師,再到成為網課老師,山西太原的徐志(化名)感到自己時間管理能力在逐步提升,“我以前常被突發情況打亂計劃,比如給學生答疑的時間經常超出預期,影響后面的授課進度,經過不斷地適應和鍛煉就好多了。”
調查中,59.5%的受訪者稱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強,其中8.0%的受訪者表示非常強。36.1%的受訪者坦言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差,其中6.7%的受訪者直言非常差。
“自我管理包括時間管理、目標管理、品牌管理、情緒管理等方面。”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蔣建榮介紹,時間管理能力是自我管理能力的一部分。時間管理能力弱會給人帶來心理上的落差,導致一個人出現自責、自卑等負面情緒,學習和工作狀況會受影響。“而且安排不好時間的人,往往睡眠時間不足,作息不規律,身體健康會因此受影響”。
調查中,87.0%的受訪者認為提高時間管理能力重要,85.0%的受訪者認為提高時間管理能力會讓人受益良多。
蔣建榮認為,時間管理能力影響一個人的發展。“比如一個人經常拖延不守時,容易給他人留下不負責任、自我約束力弱的印象。而時間管理能力強的人分得清事情的輕重緩急,辦事效率會高,在與他人交往中,個人素質更能得到認可,往往就得到更多發展機會”。
受訪者中,學生占5.8%,上班族占87.4%,自由職業者占4.8%。00后占2.3%,90后占30.4%,80后占48.1%,70后占14.5%,60后占3.9%。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王紫薇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崔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