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考研熱,輿論頗有些“不淡定”。有些人認為這是畢業生逃避就業、推遲面對社會競爭的手段,也有人認為扎堆考研會稀釋研究生學歷的含金量,造成“學歷通脹”,還有人覺得不少畢業生考研就是為了“鍍金”,在學歷、履歷上更好看。
輿論的種種擔憂不無道理,但相比于這些“副作用”,考研熱整體而言是好事??佳袩嵴f明廣大畢業生對自身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完成本科學習的基礎上,想向更高的學歷與更深層次的知識發起沖刺。無論是出于對學術研究造詣的追求,抑或被社會招聘、招考門檻提升所倒逼,只要還有繼續學習的欲望并付諸實踐,這樣的人、這樣的行為就該被稱贊。
擔心研究生“擴招”導致“學歷通脹”的看法,更是杞人憂天。別看研究生報考人數年年攀升,但在國人中的比例仍然偏低。目前,我國本科以上學歷占就業人口的比例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國家長遠發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質人才
作支撐,而提升研究生人數與比例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環。讀研究生甚至是名校研究生,雖不能保證“人生逆襲”,但這樣一段經歷所積累的知識和能力,總會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派上用場??梢哉f,每一名報考研究生的人,都是在為國民整體素質的提升貢獻綿薄之力。
當然,在研究生報考、錄取、畢業人數均大幅增加的當下,對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也有必要未雨綢繆。尤其是隨著研究生數量急速增長,其培養質量能否跟得上,值得深思。如今的研究生教育大有本科化趨勢,一個導師帶數十名研究生已不是稀奇事,研究生不做研究也成了常態。
考研熱為全民學習、全民提升提供了肥沃土壤與人數基礎,可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在保證數量的同時,提升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使考研熱能進一步向科研熱、學術熱、成果熱轉化,還需要我們認真研究探討。
邯報融媒體通訊員夏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