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3日電(記者 李華錫 通訊員 馬驍)連日來,在河南信陽的鄉村,總能看見一群“土專家”走進田間地頭。他們給農民送去最新的作物栽培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為農民解答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問題。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信陽農林學院發揮專業優勢,通過線上云服務、現場指導等多種方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智慧、技術,助力農耕復產。
信陽農林學院專家在為農民答疑解惑。受訪者供圖
“農業生產情況是不是順利?農民學員有沒有遇到困難?”該校繼續教育學院院長黃艷霞表示,學校時刻牽掛著幾百名“農民學生”,三年來培育、孵化了一大批農業經理人、現代創業創新青年等新型職業農民,“這批農民是信陽現代農業發展的中堅力量,為他們送去科技服務、跟蹤服務,能切實了解農民的實際需求,便于我們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幫助工作”。
自3月23日起,該校繼續教育學院在信陽全市范圍內,對培訓過的學員開展跟蹤服務,并邀請學校史洪中、范宏偉、胡漢升等一批農林專業專家教師,走進農場、麥田、果園、科技大棚等進行科技指導,進一步提高培育高素質農民水平,為現代農業“澆水施肥”。
在信陽市羅山縣繼剛(家庭)農場的麥田里,該校科技處處長史洪中仔細觀察麥苗長勢,耐心為學員講解病蟲害防治技術,著重強調了小麥條銹病的預防與防治方法。
信陽農林學院專家在為企業答疑解惑。受訪者供圖
“老師們來得太及時了,我今年種植了200多畝小麥,看到有的小麥葉片發黃,正發愁不知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是得了病害。”農場負責人羅繼剛說。
近日,邢集柳河金果梨園合作社的千畝梨園開滿了梨花、油菜花,合作社負責人汪蕾對梨園未來的規劃缺少明確思路。該校園藝學院副院長范宏偉發揮專業優勢、結合果樹栽培技術實地指導,提供了可行性建議。汪蕾表示:“學院的專家老師為我們提供技術指導、培訓,我更有信心搞農業了。”
連日來,黃艷霞一行還去當地農業類企業,開展“跟蹤服務”,了解復工生產情況,調研農民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
信陽農林學院專家在為企業答疑解惑。受訪者供圖
在“跟蹤服務”的師資方面,該校繼續教育學院邀請的是一批具有豐富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專家教師,其中,他們大部分是河南省科技特派員服務隊成員。科技服務內容包含種植、養殖等多方面。
據該校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張凱介紹,培養“新農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上幾天課培訓幾次就可以了、合格了。培育高素質農民,不僅要注重對農民學員知識理論的培養,更要走到田間地頭,解決科技傳遞“最后一公里”的難題。“這樣才能提高我們培育高素質農民的生產水平,保證培養高質量的‘新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