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我們,總愛說下次一定。殊不知“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時間總是悄悄的,悄悄地從手頭溜走而不留下一絲聲響。多少個白天都在“明天一定”的睡夢中荒廢。每個人都公平地獲得時間,有的人將其利用到極限,而有的人卻渾渾噩噩。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眾多醫護人員的爭分奪秒中逐漸得到了控制。他們在防疫最前線與我們度過相同的一天二十四小時,并且一天之中幾乎沒有休息時間。而我們坐在書桌前,不用為疾病而擔心,卻在荒廢著每一分每一秒。在艱難的戰“疫”中,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名戰士,醫護人員是抗疫戰場上的戰士,為國家的命運而戰;而我們則是高考戰場上的戰士,為自己的命運而戰。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就此怠惰下去呢?
前幾天鐘南山院士全英文講話視頻在網上熱傳。在點贊鐘院士的同時,人們再一次看到知識的重要性。家中的樸素場景與滿墻的榮譽形成鮮明對比,這更讓我們明白:知識不僅能改善生活,更能改變一個人的心性。而代表年輕一代的陳薇院士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22歲保送清華,25歲考取清華大學碩士學位并于同年毅然參軍入伍,在抗擊“非典”、汶川地震、奧運安保、抗擊埃博拉疫情中都立下汗馬功勞。她致力于科學研究,愛國如家;從不追名圖利,寧靜致遠,深藏的功名下,是真正的中國速度。當我們還未從新年的放松中回過頭來,她僅用兩天的時間就完成了核酸檢測試劑的研發。這再次讓我們明白新時代新青年學習知識是永不停歇的,時間不容得我們浪費一刻。“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面對國家危難,當奮勇當先,惜時如金;身處安逸之中,也就沒有理由去荒廢,去怠惰。
“生命在于運動”,這次疫情同樣引起人們對運動的重視。運動能使人擁有健康的身體,也能鍛煉一個人的耐心和信心,就如莊炎林所講的,“凡事有其自然,遇事處之泰然,得意之時淡然,失意之時坦然。越忙越要抽空練,練好身體常保健;決心信心加恒心,修煉身心意志堅”。一個人連自己的健康都無法保證,那又如何相信可以經營好自己的事業和人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身體健康我們才能擁有健全的精神,才能擺脫安逸中的怠惰,更有效地利用時間。
對未來最好的饋贈就是把一切獻給現在。寒冬已經過去,春天就要到來,困苦能孕育靈魂和精神的力量,相信迎接春暖花開的也將會是破繭成蝶的我們!
為世界加油,為武漢加油,也為我們自己加油! 邯鄲市第一中學2018級A5班賈思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