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時考心儀的大學,是一門心思非這個大學不上,但是這個大學只招應屆生。我搞了很多很多……也就是所謂的……然后我就成了應屆生。”近日,藝人仝卓在直播時說的這段話引起軒然大波,被熱議為“翟天臨事件2.0版本”。
隨著事件持續發酵,在輿論壓力下,仝卓公開道歉,仝卓之前所參加的綜藝節目也迅速和他進行切割,果斷棄用。與此同時,國家教育部門以及仝卓高考時所在的山西省教育部門,分別表態要秉持“零容忍”態度,對仝卓當年往屆生變應屆生事件進行徹查。
有仝卓的粉絲為他辯解稱,仝卓雖然把自己從往屆生變成了應屆生,但是他復讀以后并沒有考取那所只招收應屆生的高校,實際上并沒有從中獲益。如此辯解,顯然無法得到廣大民眾的諒解,因為沒有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并不能掩蓋你違法違規的行為。
輿論沸騰的背后,是人們對少數人破壞高考公平的擔憂和焦慮,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教育的公平公正。眾所周知,一些高校,尤其是軍事院校,只允許應屆生報考,通過各種不正當的手段把身份從往屆生改成應屆生,無疑是對應屆生合法權益的侵害。更何況,這樣的侵害可能會改變和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我們常說,當你在一間屋子里發現一只蟑螂,往往意味著這間屋子里已經有了很多蟑螂。那么,仝卓被曝光,會不會意味著背后有更多的“仝卓們”通過“一些方法”改變了自己的高考報名身份?這才是公眾最擔心的,也是對這件事給予強烈關注的原因所在。
教育公平是一種底線公平,對教育公平的破壞,就是對社會底線公平的破壞。正如當年“明星學霸”翟天臨學歷造假一樣,仝卓事件也給了公眾,尤其是廣大考生父母以警示:切莫通過違法違規手段破壞教育公平,否則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現在,教育部門和相關高校已經介入調查,我們期待真相早日浮出水面。最關鍵的是,要查明仝卓當年是通過什么手段、什么關系把自己的往屆生身份變成了應屆生,這其中是否涉及以權謀私、教育腐敗等問題,從而在源頭堵住漏洞。如此,才能真正維護教育的公平公正。 苑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