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鄲市荀子中學高二(1)班田馨茹
國之興衰,在于得人。得到賢才則國家興盛,得到小人則國家衰敗。
管仲,曾是公子糾的佐臣,后來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爭奪君位。公子小白奪得君位,立為桓公,公子糾被處死,管仲也被囚禁。而后經過鮑叔牙的推薦,得到了齊桓公的重用,也正因為他的才能,執掌齊國的政事,齊桓公的霸業得以成功。九次會集諸侯,使天下一切得以匡正。這正是齊桓公的寬宏大度和任用賢才。就像當今社會,中國正因為有賢才,所以處理疫情效果是最好的。
但賢才所在皆有,關鍵在于發現人才。韓愈也說過“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毫無疑問,管仲是匹千里馬,非常人不可識也。而管仲的摯友鮑叔牙,恰恰就是一直賞識他的那個伯樂。因為難得的不是千里馬管仲,難得的應是伯樂鮑叔牙。
當初貧困的時候,管仲曾和鮑叔牙一起營商,分財時管仲常常多拿一些,但鮑叔牙并不認為他貪財,知道他是因為生活貧困。曾經管仲為鮑叔辦事,結果使他更加窮困,但鮑叔牙并不認為他愚笨,知道是因為沒有遇到好時機。管仲曾三次做官,三次都被君主免職,但鮑叔牙并不認為他沒有才干,知道是因為沒有遇見合適的伯樂。管仲曾三次戰敗逃跑,但鮑叔牙并不認為他膽小,知道是因為他還有老母親要贍養。管仲曾說過:“生我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卻是鮑叔牙啊。”
公子糾失敗被處死,管仲被囚禁。鮑叔牙站在輔佐齊桓公的立場力加勸止,認為建國之初,得一人才不易,何況當時各為其主,情有可原。更是對齊桓公說,如果胸無大志,只想把齊治好,我鮑叔牙就有這個能力,如果你要稱霸稱王,則非管仲不可。正是因為有了鮑叔牙的極力推薦,管仲才得以被齊桓公重用,齊桓公才能在管仲的幫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當今社會,我們缺少人才,但更缺少的是識別人才的伯樂。我們要尊重伯樂,共同建立更強大的國家和更美好的社會。
(點評:小作者選取的實例雖然不多,但是論證深入透徹,有對事件的總結性觀點,思維縝密,能夠聯系當代社會指出寫作的意義,這很難能可貴。指導教師張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