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過野菊花嗎?
我在沒遇到野菊花之前,我心目中的菊花,一直是美麗的秋菊、庭菊,還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園中的菊花。
前年秋天,我有幸在重慶菊花展上,看到展出的大朵的菊花,如黃秀菊、獅子頭、大白蓮、臺紅等,雖然有紅色紫色黃色,但是黃色較為多見,黑色綠色更是稀少。菊花展覽品種繁多,顏色嬌艷,花朵華貴,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菊花在我心中是那么美麗了。
去年深秋,當我走進白云山采風時,被漫山遍野盛開的野菊花陶醉了,吸引了,迷住了,再去回味秋菊、庭菊,它們在我心中便大打折扣。比起野菊花來,它們再也沒有那么美麗了,再也沒有那么嬌艷了,再也沒有那么華貴了。
我看到的野菊花,花瓣嬌小,似手指甲蓋一般,雖然沒有牡丹雍容華貴,沒有月季嬌艷嫵媚,沒有百合高貴優雅,但她盛開時,繁花似錦,一束束,一叢叢,一片片,鋪天蓋地,黃燦燦的滿眼金黃,漫山遍野。
自從我看到野菊花后,便一見鐘情,格外地喜歡上了她,喜愛上了她那不懼嚴寒的品格。同時,也愛上了那些贊美菊花的詩:“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野菊花的品格感染了我,她不與春天百花爭奇斗艷,她卻把迎寒風,斗寒霜作為自己的個性,作為自己的性格,這才是她的品質所在:“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每年九九重陽節,是登高賞菊的日子。此時,寒風掃落葉,枯木蕭條,一片肅殺。但是,此時正值滿山的野菊花盛開的時節,山腳邊,野徑旁,雜草中,到處都是她的倩影,沒有別的花與她爭寵。
“政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野菊花淡泊、低調、不張揚,默默地生,默默地死,來年又默默地綻放,滿山金黃,即使無人欣賞,她也會轟轟烈烈地盛開,遍野芳香。
野菊花是針對秋菊庭菊而言,野菊花生長的環境更加惡劣,長在涯邊石縫中,經風霜見嚴寒,干旱少水,不像庭菊長在庭院中、花圃里,享受著人為地栽培呵護,早已變為家菊了,早已失去了斗寒霜的個性魅力。
我總以為古人賞菊、愛菊、贊菊,是歌頌那些秋菊、庭菊和花圃里的大朵菊花,終于有一天,我看到“戰地黃花分外香”的詩句,豁然開朗,黃花原來就是野菊花。
“花應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野菊花與菊花相比,她并不太引人注目。但詩人卻給了她詩情畫意描繪,使它在詩壇上占有一席之位,也在我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我愛菊花,我更愛野菊花!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