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不管身處何方,心中都有一個牽掛的地方,有的是故鄉,有的是心靈深處那個有美好回憶的地方。我是嗅著決明子的味道長大的,我想我一生都摯愛決明子,忘不了那個長滿決明子的故園。
古人歷來愛把這種對一個地方的深厚感情記下,陶淵明獨醉于桃源;香山居士三首《憶江南》描寫其對江南的牽掛,詞中摻著帶有淡淡遺憾的思念,使我們讀后總牽扯我們難以名狀的愁緒;少陵野老寫的“孤舟一系故園心”讓人不勝唏噓,千百年來還是叫身處異鄉的人感傷淚下;太白也說“何人不起故園情”,更是直擊人們心底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我孤零零地一個人漂泊在北方,時常對家鄉充滿思念,真的想家了,真的想回去那個長滿決明子的小園,我出生在那里,在那個園子里度過了最快樂的幼兒時光。現在回想時,我才發現那個園子已沒人再種植決明子了。
從我搬走后,我離開故園已經十多年了,那個老宅的園子早已變成荒園,決明子已然絕跡,我心中滿是落寞和荒涼。前年回家過年時,我們聊起了決明子,聽母親說夏天在倒塌的墻壁間發現還有一株決明子活著,我聽到后那幾乎荒蕪了的內心竟有些吃驚,讓我一時無語凝咽,我一直以為那里沒人種也再不會生長決明子了,這真是個奇跡。我們動身回去看了看那個園子,明明知道在冬季是看不到綠色的,但僅僅是隔著柴門矮墻,哪怕只是雜草埔地就給我一種最真實的親近感。我站在園里悵然默思:人長大了都要離去,我想我今生不太可能再回到一生曾經生活得最快樂的地方和時光了。
不管走向何處,我知道我總會想起家鄉故園里的那一片決明子,我跑過來,鉆進去……捉蟲子藏貓貓,眼前晃動著濃濃的綠、黃的花、長長的莢……臨走時,我千叮嚀萬囑咐家人來年一定要好好把決明子種植起來。
縱使一切在改變,心靈深處的東西又怎能改變得了,想起它我總是垂頭流下兩滴清淚。現在那里又長起了一片決明子,而我經過親情的滌蕩洗禮后,心情也逐漸好了起來。復活的決明子,復活的我的靈魂。君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