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漢服走秀
近年來,漢服受到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的熱捧。2019年僅淘寶平臺的漢服成交額就超過了20億元。今年上半年,已有超過2000萬人在天貓上買漢服。漢服已從亞文化的“小圈子”,變成了有數千萬消費者、數十億產值的“大生意”。年輕,是“漢服經濟”的一大特點。
同袍!感受來自傳統的魅力
“從兩年前起,我幾乎每個月都會買一套漢服。”漢服愛好者崔婉打開她的衣柜,里面掛滿了各式各樣的漢服:齊胸襦裙、明制馬面裙、宋制旋裙、交領大袖……樣式琳瑯滿目,十分華美。崔婉拿出一套齊胸襦裙介紹道,這套叫作“醉紅妝”的漢服是她“入坑”的第一套漢服,“入坑”以來她花在漢服上的開銷月均1000至2000元。
像崔婉這樣熱愛漢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日前,“永不落幕的漢服節”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啟動,成千上萬的漢服愛好者從各地云集,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漢服業余模特張麗華喜歡漢服已有五年之久,現在成為一名業余“種草姬”。
“一開始我只是在微博等公共平臺隨便發一發自己穿漢服的照片,后來漸漸地業余會接一些工作室的商業模特圖約拍。”張麗華說,第一次的拍攝是在北京玉淵潭公園,有很多路人圍觀。“現在頂著人群的目光在公共場合拍攝已是常事了。”張麗華笑說。
在漢服圈內,除了普通愛好者和“種草姬”外,還有許多“有身份”的愛好者——漢服“妝娘”“手作娘”等,小貓就是其中一位。“我經常給一些漢服愛好者、模特化妝,近兩年有這方面需求的人明顯變多。”小貓表示,每逢節日、漢服活動時會有許多漢服愛好者找她約妝、找攝影師約拍,她的任務就是把這些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我平時會研究史料,力求還原古代妝容,包括我手作的各類飾品也都是有文物參照的。”
漢服作為新國貨,不僅成為年輕人的新時尚,這股風潮也正在海外興起。今年5-7月,天貓海外平臺上,漢服出海銷量同比增長超20%。在法國留學的劉楚心告訴記者,她非常喜歡中華傳統文化,在法國上學時穿漢服也是常事。“同學們對漢服都很好奇,在我的介紹下,越來越多的同學也喜歡上了漢服,甚至有同學托我從國內代購漢服。”劉楚心說:“穿漢服也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方式,作為中華兒女,我們當仁不讓!”
《詩經》曰:“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同袍”正是漢服愛好者彼此的稱呼。隨著“同袍”數量攀升,漢服已經成為亞文化圈子里不可忽略的一個分支。天貓女裝漢服行業負責人蕭楓介紹,2017年到2019年,淘寶天貓上的漢服品類爆發式增長,三年銷售額增長了6倍。蕭楓說,“漢服的潛在用戶超過4億,未來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創業!打造“漢服經濟”的品牌
“漢服經濟”熱起來的背后,除了千萬消費者的助推,更離不開一批有夢想、有創意的“90后”漢服品牌創始人的努力。
淘寶數據顯示,2019年,有超過2000家淘寶店鋪孵化成年入過千萬且擁有品牌屬性的淘品牌。從淘寶店到“淘品牌”的路越來越短,漢服已經形成了一個超過20億元規模的市場,而且保持著近150%的高速增長。
淘寶漢服品牌漢尚華蓮的創始人小若,早在12年前就接觸漢服,作為國內第一批漢服商家,她見證了這個“20億江湖”的成長。2007年她幾乎找不到買漢服的地方,而今在淘寶搜索漢服,無論什么款式什么顏色的漢服都有。
學服裝設計專業的黃喬恩,大學時就開起了淘寶漢服店。2018年成立了漢服品牌遠山喬,迅速在漢服圈積累了知名度,2019年淘寶造物節,一躍成為年成交額過千萬元的“淘品牌”。
漢服品牌織造司是一家年輕的品牌,今年5月正式上線淘寶。不到4個月時間里,織造司在淘寶漢服這一細分領域里屢次進入前十名。織造司主理人林威是一名“95后”,目前上線的單品主要以明制漢服中的馬面裙為主。“選擇它的原因是我們認為馬面裙最有可能被作為日常服飾中的‘白T’‘牛仔褲’,從而達到漢服日常化、百搭化的目的。”
漢服商家和品牌的迅猛發展,正是淘寶上中小商家創業潮的縮影。許多創業者都在做著小眾的行業,除了漢服,還有手辦、BJD、LOLITA、JK制服等,都成了各自領域粉絲們耳熟能詳的品牌。一代代年輕
創業者在這里把夢想變成現實,把自己的小眾愛好變成一門大生意。
出圈!借好數字時代的東風
不滿足于“圈地自萌”,影視劇聯名成為驅動漢服“出圈”的重要動力。2018年底,與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聯名定制的漢服僅一個月銷售額就近百萬元,成為爆款。淘寶店鋪“流煙昔泠”和《陳情令》的聯名款,劇中人物魏無羨的專屬定制套裝在一個月里銷量增長了3倍多。“花朝記”和《長安十二時辰》聯合推出的大袖儒裙,幾個月里銷量暴漲12倍。
天貓聯合電視劇《大明風華》等7個熱門IP,與漢服品牌共同開發特色IP貨品,形成看劇到購買的營銷閉環。據天貓公布的數據,在《大明風華》播出期間,明制漢服成交人數同比上漲超過800%,成交金額超過500%。今年,阿里巴巴將為漢服打通全域生態,進一步促進漢服品牌的重構。
蕭楓介紹,助力漢服“出圈”的一大措施就是幫助漢服商家品牌化升級,通過數字化賦能,幫品牌提高運營會員和粉絲的效率,比如頭部品牌漢尚華蓮,目前粉絲規模已經達到340萬、會員規模超過30萬,會員人數同比增長超過14倍,這部分消費者可以說是商家最具價值的資產。同時,淘寶天貓上也不斷涌現新興品牌進入消費者視線,市場表現搶眼,比如淘寶店鋪“藝縷”的粉絲數一年間從1萬多增長到近50萬,增長超過40倍。
蕭楓表示,漢服品牌“走出去”也是“漢服經濟”持續“發熱”的一大因素。蕭楓說,“漢服品牌漢尚華蓮登上了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傳統美學與現代潮流結合下多元、包容、充滿活力的文化形象。”
盡管漢服已不再“小眾”,但蕭楓認為,漢服領域目前仍面臨不夠日常、與潮流元素結合不緊密等問題。
林威認為,當前漢服還面臨著形制不合、復原化漢服市場活力不足的缺點。“由于當下大多數人的眼球被古裝劇、古風游戲、Cosplay等吸引,導致人們較容易把復原化漢服當作道具服看待。”林威說,“而織造司更傾向于在保留傳統形制及工藝的情況下,結合當下潮流審美的設計,在輸出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讓更多消費者接受并穿上這類漢服。”
人民日報記者 孔德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