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教育 > 正文

自駕西行手記 父子倆的“男孩節旅行”

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徐穎發布時間:2020-09-29 10:44:05

  大果兒今年滿四周歲。自從我們有了孩子,母性爆發的果兒媽,對兒子的寵溺猶如滔滔江水,甚至拒絕了各種出差,為的是孩子晚上睡覺能有媽媽的陪伴。兒子在三歲前從沒有離開過媽媽的懷抱。

  不過當爹的看到兒子整天膩在媽媽懷里撒嬌耍賴,提各種無理要求,確實有些焦慮。于是我打算創造一些讓孩子暫別媽媽的機會。“男孩節旅行”——是我和兒子一年一次的約定。從去年他三周歲時開始,今年是第二次。不同的是,去年坐火車,今年自駕。

  我和兒子今年的“男孩節”,是從北京自駕,去一千公里以外的陜西,看古城、看黃河。一個星期的旅途,讓爸爸和兒子更加懂得彼此,開啟男人間的碰撞與交流。

   行前準備

  讓娃學會“主動享受旅行的每一分鐘”

  獨自帶著兒子駕車遠行,這是第一次。人身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要絕對保證的。

  我提前十天開始列旅行清單,包括行車、住宿中吃喝拉撒所需的基本生活品,陸續地把能想到的都列入清單。此外,還會不斷地設想途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預先安排解決方案和所需物品。比如,長時間的行車過程,孩子難免會無聊、煩躁。提前下載一些汪汪隊的故事音頻在車里播放,并且讓他自己挑選隨行的玩具,幫他打發路上時間。

  預想到持續十多小時的車程,會讓孩子感到遙遙無期帶來的不安,我還特意給他畫了一張路線示意圖,每百公里做一處標記。行車時,相應地每開滿一百公里或者一小時,就會告訴他。我認為這很有必要,要讓他感到我們的長途旅行就像闖關一樣有趣。給他足夠的體貼和尊重,讓孩子主動享受旅行的每一分鐘,而不是讓他來陪同大人。

  最后,缺少了坐在副駕駛位置的媽媽,我需要在車里額外裝一個后視鏡,以便隨時觀察后排大果兒的一舉一動和精神狀態。

  Day 1

  長途跋涉12小時車程

  早上六點半,我們開車出發,沿G5京昆高速向西南方向行進。由于起得太早,上高速不久,大果兒就睡著了。約摸他這一覺至少得一小時,我就要根據他的作息,計劃第一次在服務區休息的時間。帶娃長途駕駛,啥時候吃飯、啥時候加油、啥時候該停車休息,這些事的時間和頻率確實需要用心安排。

  第一次短暫休息,是上午9點,在G5開出約200km后的唐縣服務區。大果兒剛睡醒,趕緊給他吃早飯,并且上下打量著他,看著他的精神狀態不錯,我放松了許多。感覺媽媽沒在身邊,我身體里那堆沉睡已久的深度照顧娃的細胞全部被激活了。

  簡單休整后,我們重新開上高速。透過后視鏡看到大果兒正專注于窗外的事物:下著雨的云、路上各種交通標志、形形色色的車輛等等。不時地,他還會問問這問問那,不同于在家的另一面逐漸展現出來了。

  伴隨著我們的各種問題與解答,就到了中午。我們在500km處的太原服務區吃飯、午休。

  午飯簡便而不能簡陋——碗裝的泡面、午餐肉、桃子和西紅柿,還有果兒媽一早給熱好、放在保溫箱里的肉包子,這一路可把我們給饞壞了。

  看導航顯示,下午的車程還有大約四五個小時。大果兒的一個午覺醒來之后,我告訴他我們已經開了700km,到達第七個目標了。他拿著一支紅筆,在那張路線圖上鄭重其事地在“7”上做了標記。

  看他的樣子,一定是很在意為他準備的這張線路圖。這可能讓他感到自己是個得力的助手,或是賽車的導航員。因為這讓他有了強烈的參與感。

  傍晚六點半,我們停靠在山西一側的黃河乾坤灣,欣賞著壯美的日落。乾坤灣是黃河流經晉陜兩省間曲折迂回的一段。因呈現出一幅天然太極圖而得名,在兩省各有一處觀景點隔岸相望。

  雖是隔岸相望,直線距離只有3公里。但真要從山西這個灣轉到陜西那個灣,需要開70多公里的盤山路、歷經2個半小時才能到達。這種親身的體會,是會給大果兒這個小小年紀的孩子和已經有了很多經歷的我,都能帶來一些感悟的。

  或許是一路的興奮和新奇,累計12小時的車程并沒有令大果兒有任何負面情緒。在山頂我們拍了“到此一游打卡照”。照片中他既緊張又強作鎮定的表情,定格了我和兒子這愉快而享受的開場。作為爸爸,我感到很欣慰。

  他在山上,還摘到了幾朵野花,說要送給媽媽。我知道,兒子嘴上不說,但是夜幕降臨后,新鮮的風土人情就會變淡,想媽的心情油然凸顯。但他并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焦躁、不滿,相反,倒是全身心地依賴著我。到達客棧后,還會幫我把后備箱的行李一件一件地運到房間,快速洗漱完,就心滿意足地自己睡著了。

   Day 2

  各自有感的壺口瀑布

  由于第一天深夜才入住,都沒能看清客棧全貌。第二天一大早,大概是因為興奮,我們爺倆兒出乎意料地都沒賴床,簡單吃過早飯,就開始里里外外地研究這個依山而建的“窯洞民宿”。對于一個從小生長在城市高樓里的孩子,若不是親眼所見,估計他都想象不出,人是可以住在“山洞”里的!

  隨后,我們又去了乾坤灣的陜西一側,繼續飽覽九曲黃河的勝景。臨近中午時,便驅車南下前往壺口瀑布。由于前一陣子的強降雨致使沿黃公路通往壺口的一段被淹受阻,我們只能改道242國道繞行前往,車程大約是兩個半小時的山路。

  這是我比較擔心的。因為大果兒有時會暈車,我們之前帶他在北京山區跑過山路,過彎的搖擺和加減速,幾個來回后就會讓他深感不適,還吐過。所以這趟山路我加了些謹慎,不想再讓他感到不舒服。

  根據以往的經驗,為了不讓大果兒暈車,一直以來,我們認為他是不能在行車途中吃東西的。而且,進食半小時后才可以坐車。然而這次,兒子極佳的狀態竟引得我想要改變一下這個從未想過改變的習慣。

  行車途中緩慢進食,也就是讓果兒邊坐車邊吃一些諸如蛋糕、肉腸這樣的固體食物,這樣他應該既不會餓著肚子,也不至于暈車作嘔。一路下來其實并無不妥。

  回想一下,一月復一月,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變化著。而我們做家長的,有時很難主動地做到與時俱進。用對待三歲孩子的方式去對待已經四歲的孩子,這也算是一種落伍了吧。

  我們通行的這一段242國道,開起來平坦、舒服,沿途設有很多觀景臺,可以走走停停,欣賞黃土高原的獨特地貌。

  一路沿著湍急洶涌的河水繼續前行,看得我心情十分激動,止不住跟大果兒絮叨著關于黃河的各種典故。然而這些對于一個四歲孩子來說,好像不太有共鳴。唯一引起他興趣的,是剛學的那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來到壺口瀑布跟前,咆哮的黃河之水撞擊著我的每一處神經。亢奮之中我當然很盼著看到兒子同樣為之一震的樣子,然而并不是想象的那樣。

  酷愛越野車的娃,旁若無人地坐在土地上玩著。什么壯觀,什么激動,與他無關。我便試著把我的關注從洶涌的波濤江水,轉到兒子手里的那輛玩具皮卡上。

  我蹲下來,看看玩具車,也看看兒子那聚精會神的樣子。說真的,挺為他這股子專注勁兒感嘆的。這時候,他一定覺得自己是一個特別酷的越野車手,眼前這一塊坑洼的黃土給了他莫大的滿足。大果兒看到我似乎在陪著他一起,心領神會地沖我笑著說:“爸爸!這路超顛,我這越野車超帥!”我回他:“大臟車特別酷,晚上咱們給你的車洗個香!”

  孩子就是孩子,他腦子里的興奮點多半是大人意料不到的。回想我們倆在黃河邊玩兒玩具車的情景,那必須是難忘的。

  離家兩天,一直忙于趕路,從壺口瀑布沿黃河直達此行的目的地——韓城。首選黨家村古民居住宿,終于可以坐下來正兒八經地吃頓晚飯了。大果兒狼吞虎咽的時候,我一路懸著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看到兒子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狀態,開心的同時也同樣揪心,因為我不知道是不是暫別媽媽之后,小家伙不愿意向我透露自己不好的情緒,而選擇自己藏著。

  只有為人父母后,才能體會那種眼見孩子成長后的矛盾心情。

  Day 3

  懶散閑逛的一天

  黨家村,坐落在陜西省韓城市東北部的古村落,距黃河三公里,至今已有約700年歷史。主要有黨、賈兩姓家族。村中120余座建于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幾乎家家戶戶的門楣上都刻有祖先留給子孫的處世格言和警句。

  先祖的追求,就這么讓后代耳濡目染。儒家耕讀傳家、詩書繼世的精神追求,讓這個僻靜小村在明清兩朝出過一名進士、四名舉人和六十名秀才。知書達理、崇文尚義之風延續至今。這里是東方人類古代傳統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這一天,我們不再開車,睡個懶覺,懶散地在村子里轉悠。不過仍收獲頗豐,大果兒親眼見到了車轅,也就是古時候的車轱轆。在實物面前,兒子表現出比看書更加濃厚的興趣,也從事物的演變中,體會到了時間流轉;我們還見到了煤塊,他興奮地用微信視頻給媽媽講:這些煤燃燒起來,可以驅動火車,還可以發電。

  后來,我們把車開進古樸的院子里。大中午的,曬曬衣服毛巾,這在城里簡直是一種奢求。

  出來旅行,不是一味地逛景點,靜靜地體驗當地的生活方式,可能是一種更好的選擇。不溜達的時候,大果兒還和主人家的小姐姐搭訕,白天一起上網課、晚上一起在樓頂看房主曬花椒。孩子們的通透,讓他們交流起來完全沒障礙。這也是我們喜歡觀察他,需要向他學習的地方。

   Day 4

  認認真真探訪古跡

  韓城是漢太史司馬遷的故鄉。年少時候,背過那么多《史記》的片段,也看過人藝話劇版的《司馬遷》。如今親臨此地,把這片滋養過他的土地丈量一番,好像將之前的片段都連接了起來。慢慢地,等大果兒陸續接觸歷史、地理知識的時候,我愿意盡量多地帶他身臨其境,造訪并給他講述這里的曾經。畢竟僅僅從字里行間獲取到的知識,太過單薄。

  旅行進入第四天,大果兒開始有了各種情緒的交織:困倦反乏,想念媽媽和小區里的玩伴。加上天氣炎熱的相互作用,一路上不停耍賴、發泄小情緒、不想走路、要抱、要回酒店待在房間里玩兒……我先是跟他講,出來旅行不光是住酒店,也要到處走到處看,看風景、看建筑,這樣才有意思。然而其實我也知道,跟他這樣講道理并沒有什么用。他聽不進去,依然鬧情緒。然后我就塞給他一些零食進行安撫,還跟他商量:“你現在太重了,爸爸沒法兒一路都抱著你;不然這樣,沒有陰涼的地方爸爸抱著,有陰涼的地方你自己走。”

  男人之間的理智對話還是很有效的。上山的時候,我們不著急趕路,一路找可以歇腳的地方喝點水,也找些值得一提的事物給他講講,分散他的一些負面情緒。漸漸地,他就被一個一個小話題帶入了,也就不再鬧了。

  后來,我說我們來比賽爬臺階。這個小孩兒竟一下子四肢著地,學起小貓小狗的樣子爬起來,還壞笑著告訴我,這才叫爬!

  大果兒會找到很多古今建筑的不同之處。他發現:古時候的建筑都是木頭框架支撐起來的,現在卻是鋼筋水泥;古時候的窗戶上沒有玻璃,都是用紙來糊的;還有,他感受最深的一點是,古時候的樓梯太長了,又沒有電梯,他都“累成毛毛蟲了”。

  這幾宿,我選的都是古床。適合我倆,三面有圍擋,睡著踏實。經過兩天的休整,他的“電量”終于完全恢復了。活蹦亂跳,不時還故意逗逗我。說實在的,爺倆兒這樣的獨處,還是挺享受的。

  晚上,我帶著他到夜市上轉悠。韓城是座古城,保留下來很多習俗。比如,每逢周四、周五,人們就會聚集在小廣場上,看演出聽戲劇。我沒想到的是,大果兒竟然十分愛看。坐在一群老爺爺中間,認認真真看了近兩個小時的戲曲表演。連他媽都說,這孩子有一顆老靈魂。

   Day 5

  吃在韓城很滿足

  之前帶大果兒去過西安,這次又到韓城。這塊土地上的吃食,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各種面食加各種牛羊肉,肉夾饃自不必說了。此外,還有羊肉饸饹,多用蕎麥面制成。古城里有一條小吃街,匯集了韓城的各路小吃。不過很多品種都會放辣椒,帶著孩子來吃可能也就是肉夾饃、紅豆面和牛肉面可以選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韓城的大紅袍花椒。8月份正值成熟采摘的季節,鮮紅飽滿的花椒顆粒魅惑十足。從黨家村到古城,一路上飄著濃郁的花椒香氣。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花椒酸奶和花椒啤酒,一定要嘗嘗!

  這是我和果兒男孩節獨處的最后一天,第二天我們就要踏上返程的路了。

  我倆午睡后的一個任務就是整理行李,收拾車廂。大果兒很愿意參與其中,我也會把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交給他來辦。外出旅行,走走停停,整理行裝,都算是旅行的一部分。身邊有個小大人兒和我一起,我們既是父子更是同伴。

  之后,他想起自己當天的網課還沒有上,就很自覺地拿出iPad自顧自地上起來。其實這么大的孩子,已經有了一些自己安排生活節奏的能力了。只是平時在家,我們做家長的干預過多,反倒剝奪了他們自主的機會。

  爺倆兒貼身獨處了五天,都嘗了嘗離開媽媽每天在旁無微不至照顧的滋味。這些天,孩子暫時收起了“只針對媽媽式”的撒嬌耍賴。在我面前,他會試著用提問、商量、交涉的方式表達想法、不滿或要求。五天里,我看得出來,兒子每天都在想媽媽、想朋友,也想在這千里之外的陌生之地探尋新奇。不論怎樣,這些都已成了他的經歷。無論如何,“男孩節”這個專屬于我倆的溝通方式,每年都會繼續!(文并圖/@果兒爸)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一级在线播放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中文子幕乱码 | 日韩综合国产欧美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专区一 | 综合在线精品视频专区 | 婷婷色五月另类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