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男子幾乎每天熬夜直播,一坐就是8個多小時,結果突發肺栓塞。專家提醒,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上網打游戲等年輕人應警惕“電子血栓”的侵襲。
29歲的小王(化姓)剛開始做美食主播沒多久,工作特別賣力,幾乎每晚都要熬夜直播到一兩點。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坐電腦屏幕前,試吃幾十種食品,基本上一坐就是8個多小時,幾乎沒怎么活動。這幾天,他發現自己的左下肢腫脹明顯,比右腿明顯粗了很多,但并沒有當回事,每天堅持繼續直播。一直到了前天,小王不僅下肢腫痛明顯,還出現胸痛、呼吸困難的癥狀,被朋友緊急送往武漢市中心醫院就診。經B超檢查,他的下肢靜脈有血栓,醫生高度懷疑是肺栓塞。隨后進一步檢查證實了醫生的判斷。
完善相關檢查后,血管外科專家緊急為小王實施了急診手術,在他的下腔靜脈植入了“濾網”,并進行了肺動脈介入溶栓治療,防止血栓進一步脫落。目前,小王恢復情況良好。
血管外科主任何濤介紹,下肢靜脈血栓多見于老年人,但近年來醫院收治了不少靜脈血栓的年輕人,在電腦前久坐不動已成為發病的一大誘因,被形象地稱之為“電子血栓”,從事IT工作者、經常上網玩游戲等都是“電子血栓”的高發人群,這種疾病已成為潛伏在年輕人身邊的“隱形殺手”。長時間久坐不動,下肢持續處于低垂位,活動減少,導致血液淤滯,回流速度緩慢,同時如果過于專注電子游戲,飲水減少,由此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進一步增加了下肢血栓形成的風險。
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何濤主任提醒,“電腦族”無論是工作需要還是興趣娛樂,都要以健康為重。平時避免久坐,每坐一個小時左右起來活動活動,做下蹲動作,或腳踝的屈伸動作,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多喝水以稀釋血液,避免血液黏稠而形成血栓。一旦出現下肢腫脹、疼痛、呼吸困難等癥狀時,必須盡快就醫。(通訊員劉姍姍 記者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