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教育 > 正文

18樓墜落,直升機搶救 男孩立志:我要自己走路去上小學

來源:錢江晚報編輯:徐穎發布時間:2020-10-19 15:43:44

浙大兒院SICU主任談林華在查病房

  每天晚上7點左右,紹興劉先生都在朋友圈準時發一個兒子樂樂背誦古詩的打卡小視頻。

  視頻里,只露出上半身的樂樂或坐著或站著,字正腔圓地背誦出一首首古詩,看起來和其他小朋友沒什么不同。

  但如果鏡頭向下移動,就會看到他的雙腿套著護具,站立時的姿勢還有些歪歪扭扭。

  2018年,當時5歲的樂樂從18樓的家中墜落。近2年的治療和康復后,他艱難地挺過了一個個兇險的關卡,現在已經能拄著拐杖行走。

  參與救治的醫生都說,這簡直是一個醫學奇跡。而這個7歲不到的小男孩有更大的野心,原本計劃今年升小學的他決定延遲一年入學,“我要自己走路去上小學。”

  5歲的鮮活生命從高樓墜落,從停機坪起飛

  剛過去的十一假期里,樂樂見到了闊別2年的幼兒園玩伴。

  上一次見面時,這些小伙伴還是跟他搶玩具、鬧脾氣的小屁孩。而現在,他們都成了一年級的新生,正在適應課堂上端坐、回家后限制看動畫片的小學生活。

  時間并沒有阻隔孩子們的友誼,短暫的生疏后,幾個男孩馬上又嬉戲打鬧起來。但他們跑動的范圍明顯縮小了不少,因為拄著拐杖的樂樂還不能正常自如地行走。

  劉先生和妻子在一旁看著,又開心又心疼,“因為他每走一步都會比平常人花費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開心的是他終于又可以相對正常地融入同齡人的生活。”這樣的畫面,他們在樂樂出事之初根本不敢想象。

  2018年11月22日,是樂樂一家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那原本是一個普通的周四,奶奶留在家照顧樂樂,媽媽送大兒子上學,劉先生正在杭州出差。

  早上8點多,劉先生突然接到小區保安的電話,“你們家孩子摔了。” 奶奶忙著曬衣服,一個沒留神,樂樂從自家18樓的陽臺翻了出去,經過一棵樹的緩沖后墜落在地。

  當他匆忙趕往當地醫院,樂樂已經被送到手術室搶救,孩子呼吸微弱、昏迷不醒,血壓都測不到。他還沒見到兒子一面,就在醫生要求下簽署了好幾張病危通知書。

  為了讓樂樂得到更好的救治,全家一致決定將他轉到浙大兒院,但又擔心路途勞頓會造成二次傷害。劉先生想到了醫院停機坪上的直升機,立即向當地醫院和浙大兒院申請了“空中急救”。

  登上直升機前,他們終于見到了樂樂。那是一張蒼白、毫無血色、嘴唇發紫的小臉,鼻子上插著呼吸機,任由爸爸媽媽怎么呼喚,他都一動不動、沒有反應。

  保守治療還是冒險手術?父母為好強的兒子選了后者

  在浙大兒院的22天,劉先生夫婦是守著SICU(外科重癥監護室)的大門度過的。

  實在撐不住睡著時,劉先生常常做一個夢:一道白光照耀下,SICU的大門打開了,樂樂飛奔著跑向他們懷里,嘴里喊著“爸爸媽媽”……

  但現實里,當SICU緊閉的大門打開,醫生喊到他們名字時,帶來的往往是壞消息:肺部嚴重挫傷,肝、脾、腎、胰腺、腸挫傷,肋骨、鎖骨等多部位骨折,脊柱多發骨折,脊髓損傷、顱內損傷,昏迷評分6分……

  浙大兒院SICU主任談林華告訴他們,現在有兩個治療方案:保守治療,可以保命,但恢復效果最好也是一輩子坐輪椅或躺床上;冒險手術,一旦成功,孩子以后有希望恢復正常的生活;但也存在術中術后撐不過去的風險。

  面臨這個生死攸關的抉擇,劉先生夫婦沒有太多遲疑,一致選了手術治療。因為他們太了解兒子了,從小好強的他是不甘心一輩子在輪椅上度過的。

  上小班時,樂樂有段時間回家總悶悶不樂,因為皮球比賽比不過其他孩子。好勝心驅使下,他每天回家都在陽臺悶頭練習,直到最后趕上了其他人。

  “如果我們選了保守治療,他長大懂事后一定會埋怨我們的。而且,我相信我兒子一定能挺過來。”

  樂樂病情相對穩定后,浙大兒院骨科、創傷外科、麻醉科、手術室等科室合作為他進行了脊柱手術。術后,骨科負責人葉文松主任告訴他們,病灶找到了,手術很成功,孩子以后能恢復到什么程度,就看孩子的毅力和家長的配合了。

  這句話,既讓夫婦倆暫時松了一口氣,又頓感肩頭壓力沉重。

  主動要求加練,他說“我要自己走路去上小學”

  術后第15天,樂樂循環呼吸穩定、感染指標正常,達到出院標準。

  這次SICU大門打開后的場景最接近劉先生的夢,樂樂還不能走路,聲帶也因長時間插管發不出聲音,但笑得特別燦爛。“幾乎是我見過他最燦爛的笑容,但我們一開口和他說話,他眼淚馬上就掉下來了。”

  考慮到家里還有上小學的大寶,陪護對體力的要求又高,隨后劉先生獨自帶著樂樂來到南京的康復醫院繼續治療,妻子回到紹興工作。

  接下來的一年里,分隔兩地的夫婦倆分別承受著各自的壓力和折磨。

  在南京,劉先生晚上只能睡3~4小時,因為樂樂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翻身,否則會長褥瘡。有時候練習的動作太難,樂樂找不到肌肉發力的感覺,難免沮喪自責,他也跟著著急。

  在紹興,妻子沉不下心工作,心里總是記掛著樂樂。身為母親,孩子在艱難訓練,自己卻無法陪在他身邊,她每天都被強烈的愧疚感包圍。

  讓他們欣慰的是,樂樂自覺又懂事,完全不需要大人督促。別的小朋友大都白天訓練,晚上坐著輪椅去找其他小朋友玩耍。只有他主動催收拾碗筷的爸爸,“我們是不是該訓練了?”

  現在,樂樂已經回到紹興的家里,生活充實規律:每周三、周五上午去當地的康復醫院治療,其余時間上午學習、下午訓練。在家里,他已經可以拄著拐杖獨立行走,但到了外面還需要別人幫助。

  劉先生說,原本打算讓孩子今年9月如期上小學,但他不想在學校麻煩老師同學,所以就往后延了一年。樂樂的想法簡單而堅定,“我要自己走路去上學。”

  公園里樂樂和小伙伴們玩鬧的場景增添了夫婦倆的信心,不管是體力上還是心理上,孩子似乎都做好了回歸正常生活的準備,“既然已經邁出第一步,相信接下來的二三四五步會更輕松和自信。”(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王雪飛 陳夢茜)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日本特级片视频站 |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 亚洲一级在线一区二区 |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A∨ | 午夜麻豆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