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 李華錫 通訊員 王宇鵬)10月10日,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正式開啟。有多少大學生有考研意愿?考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會不會選擇跨專業考研?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就大學生考研話題,對全國770名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數據顯示,近九成大學生有過考研意愿,近七成在大學前就有此想法,近六成不會選擇跨專業考研,超九成認為跨專業考研難度大,“想找一份更好工作”成考研主因,就業前景成考研主要看重方面。
大學生考研意愿比例圖。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制圖
近九成大學生有考研意愿,近七成在大學前就有此想法
考研還是就業,是大學生都要面臨的抉擇。在參與調查的770名大學生中,89.22%的學生有過考研的意愿,67.83%的學生在上大學前就有這種想法。
青島大學學生潘睿傲告訴記者,自己從高中開始就有了考研的打算。“當時我對社會已經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如今人們的學歷水平不斷上升,本科學歷已經不再‘稀缺’,甚至,在某些一線城市,普通院校的研究生都沒有太大的競爭優勢。”他表示,高中時家里的長輩就經常叮囑一定要好好學習,往更高處發展,等到他就業的時候,本科生可能是普通工作的最低要求了。
就讀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2019級學生陳寧表示,自己是在大一接觸對本專業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下定決心要選擇考研。“我們專業本科階段學習的內容比較綜合,所學知識范圍比較廣,不夠深入,如果今后想要從事具體領域工作,還需要選擇一個方向,進行更加專精的學習。”
那么,大學生主要通過哪些方式獲取考研信息?根據中國青年網記者調查,網絡、老師和同學成為學生獲取考研信息的主要來源,分別占91.82%、81.69%和60.13%。“我也會在學習之余查閱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意向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網等網站,有時候也會去網上看一些經驗貼,現在對考研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還在讀大二的陳寧,已經開始關注各類研究生招生講座,詢問本專業學長學姐考研經驗了,“既然有了考研的打算,早點準備總是沒錯的”。
大學生是否會跨專業考研比例圖。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制圖
近六成不會選擇跨專業考研,超九成認為跨專業考研難度大
在專業選擇上,部分考生會面臨是否跨專業考研,在他們看來,跨越專業,不只是改變了學習方向,也是自己今后職業生涯的一個拐點。中國青年網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有59.68%的受訪者不會選擇跨專業考研,95.34%的受訪者認為跨專業考研難度較大。
“在大一時我就已經開始準備考研了,當時的目標方向是與本專業相關的藝術傳播學方向,但現在自己更希望考馬克思主義理論方向。”就讀于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大三學生石銳樂,在考研上有了自己的思想轉變。三年前,他應征入伍,主要從事思政方面工作,這段軍旅生活培養起了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興趣,讓他找到了更愿意為之努力的目標。“我一直覺得我們應當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領域進行探索,我也很期待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接觸到更多不同的風景。”
跨專業考研意味著自己需要備考一個完全不同的專業,且意味著要和此專業的本科生進行競爭,難度系數較高,讓很大一部分有跨考想法的學生望而卻步。“我覺得研究生畢竟和本科生不同,對學術研究能力要求比較高,我們也應當展現出自己較高的學術水準去贏得導師的認可。”石銳樂表示,既然決定考研,就應當付出更多的努力,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學生考研原因比例圖。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制圖
找一份好工作成考研主因,就業前景成學生最看重的方面
緩解就業壓力?想找一份更好工作?想去喜歡的城市求學?大學生為何考研?在準備考研前,注重哪些方面?調查顯示,83.64%的學生表示希望通過考研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其次是希望繼續深造喜歡的專業、想去喜歡的城市求學和緩解就業壓力,分別占比58.18%、53.77%、41.82%。與此同時,就業前景、學校和專業,成為大學生在考研前最關注的三個方面。
“作為女生,我還是更希望能有一份較穩定的工作,能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家庭。”大二學生卜羽泉目前就讀于西南大學,她有一個“去一線城市看一看”的想法。在她看來,城市將是她考研選擇中最為看重的方面,“當然我也希望自己能夠選擇一個更好的大學,去一個更高的平臺進行學習”。
有了考研的意愿后,什么時候開始著手備考?中國青年網調查顯示,57.06%的大學生會在大三階段著手準備考研,34.5%的大學生會在大一、大二階段開始準備。就讀于北方民族大學法學專業的馮雨純,在大一時轉到了自己更感興趣的法學專業,除了偶爾參加社團活動,她都在彌補轉專業落下的課程。提及考研規劃,她表示:“我大概會在大二下學期開始著手準備考研吧,現在必須打好基礎。”
“按照以往的就業趨勢,我們學校法學院同學們都偏向于在銀川本地從事法律相關工作,但我想離開這里,去北京高校深造。”和卜羽泉一樣,馮雨純想通過考研去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彌補當年高考留下的遺憾”。此外,她對院校和專業都比較看重,“高校層次可能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就業時的競爭力,而且比起興趣偏好我更愿意選擇一個能帶給我好工作的方向”。
大學生考研主要看中要素比例圖。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制圖
高校教師建議:鼓勵大學生考研,但不要盲目跟風
“在本次調查中,有九成大學生有考研意愿,這個非常好。”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外國語學院輔導員徐丹寧表示,但是希望同學們不要盲目跟風,“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她看來,考研不應只是為了更好地就業,同時也希望同學們不要因為覺得跨專業考研難度大而放棄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方向,“能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輔導員楊琪碩告訴記者,自己一直鼓勵學生要在本科低年級階段就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學院也通過與就業指導中心的合作讓學生及時了解用人單位要求,確定研究生學歷以及研究生階段側重培養的能力,是否是入職理想單位的必需條件。他強調說:“在本科學習階段,學校也應當適度鼓勵學生通過科研訓練項目,或進入研究生課題組提前感受科研氛圍、鍛煉科研能力,讓其對是否適合繼續讀研有一個更明確清晰的認識,從而把工作前置,使更多的學生不用在畢業的十字路口感到迷茫。”
“我是鼓勵學生們進行考研的。對于部分學生來說,考研是提升自己的一個機會,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今年,研究生擴招,也證明了社會對于專業型人才的需求在擴大。”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教師袁澤光認為,考研是提升自身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希望同學們在對未來感到迷茫時,能夠選擇繼續充實自己,用更強的能力迎接即將到來的機會。
對于考研的同學來說,該如何權衡就業前景和個人興趣等因素之間的關系呢?袁澤光表示:“這是同學們在面對成熟事務的一次選擇,我們只能就大學四年的經驗積累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方向,我們在努力奔赴夢想的同時,也要切實地考量自己的未來人生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