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6年踏上峰峰礦區第一中學的講臺,張艷霞投身教育事業已有24年。24年間,她當了22年的班主任和年級部主任,憑著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和對幸福人生的一腔追求,她做好了每一份工作。
有愛心的教師最美
作為班主任,張艷霞記得每一個學生的生日,到時為他們獻上愛的祝福。
十年前,她教過的一個男生,整日緊鎖眉頭,很少說話。數次家訪,讓張艷霞知道了他少言、冷默的原因:觀察,讓張艷霞發現他的校服破損,腸胃有炎癥。于是,張艷霞拿著針線親手給他縫補校服,連續一周每天早晨給他熬小米粥,調養腸胃。
一周后,男生來找張艷霞還飯盒,張艷霞習慣性地給他整理了一下衣領,誰知這孩子突然撲進了張艷霞懷里,哭著說:“媽媽,我能叫您媽媽嗎?好多年前,只有媽媽這樣對我好。”張艷霞心疼地說:“霞媽媽從今多了一個兒子,但做我的兒子必須堅強,必須努力。”“嗯,霞媽媽,以后這一天就是我的生日。”
三年后,一個陽光大男孩拿著河北師范大學的通知書向張艷霞走來,并告訴她,“我最美的霞媽媽,長大后,我要成為你!”那一刻,張艷霞的人生因教育而幸福美麗。
有追求的教師最美
一次期中考試后的早讀,清晨五點張艷霞照例騎上電瓶車出門。前一晚因為班里成績的下降她熬夜想措施,一早又接到了學生家長的電話,就在腦子走神的一瞬間,她和汽車撞了個正著。在醫院期間,她也不忘關心學生的學習,學生們每天都用電話匯報學習情況。看著女兒躺在床上還想著學生,張艷霞的媽媽忍不住抱怨,但張艷霞卻說自己幸福無比。
帶著愛的初心,體會著教育的幸福,張艷霞不懈追求。作為級部管理者,不僅要凝聚年級全部教師的力量,還要帶領大家有突破性地工作,破解發展瓶頸。2018年,張艷霞帶領高三年級,積極對接名校名師團隊,創新組建鴻鵠沖刺班,親自兼任班主任,破解尖子生“最后1公里”的難題,在當年的高考中,沖刺班實現了高分段突破。
有責任的教師最美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寒假變成了“加長版”假期。張艷霞從大年初一到6月1日學生返校期間,每天忙于信息排查、體溫上報、網課輔導等工作。疫情期間,張艷霞專門組織老師為前線醫護子女進行心理疏導和學習指導。有一天,她發現其中一個孩子被多科老師點名批評,作業字跡潦草。該生的媽媽在抗疫前線,爸爸是社區工作者,經常值班。于是張艷霞單獨連線該生,得知該生自己煮飯時燙傷了右手,并且孩子懂事地請求張艷霞不要告訴家長。隨后,張艷霞去藥店給孩子買了燙傷膏,又買了一些食品,送到了孩子所在社區。今年六月返校,這個孩子在開學檢測中進步了一百多名。他拿著成績單來到張艷霞辦公室,伸出右手調皮地說道:“老師,多虧您的藥,沒有留疤,但我心里會永遠記得您的。”
作為教師,張艷霞雖累不覺苦,雖忙卻幸福。因為心態陽光,熱愛教育,她會忙中偷閑,穿上最美的衣裳陪伴家人,講述教育故事;她會春風化雨,用幸福的微笑感染身邊的同事,傳遞教育者的幸福。她一如既往,以她愛美之心,甘做“育花人”,換得芬芳桃李、四海棟梁。記者常慧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