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扎根山區的“少年軍校”——邯鄲涉縣光華中學唱響“軍校文化”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徐穎發布時間:2020-11-03 15:15:45

校園一景

學生參加清明節祭掃活動

涉縣人武部政委劉鑫為優秀教職工頒獎 邯報融媒體記者胡曉華攝

趙交娥為優秀教師頒獎 邯報融媒體記者胡曉華攝

學校運動會開幕儀式  

  在革命老區涉縣西戌鎮,有一所特別的中學。這所名為光華中學的學校,雖在深山之中,但卻名聲在外。它既是河北省首家民辦公助寄宿制學校,又因國防教育及擁軍工作的突出表現,成為“河北省先進少年軍校”“邯鄲市示范性少年軍校”“邯鄲市國防教育先進學校”、涉縣人武部的役前訓練基地。

  “少年軍校”是光華中學一張閃耀的名片,而浸潤于教學、育人全過程的“軍校文化”更塑造了“光華人”堅毅的品格。

  進了校門就是“軍人”

  進入光華中學的校門,要先走過一段十幾米長的坡道,坡道兩側的墻壁上展示著光華中學建校以來有著卓越貢獻的校領導和擁軍事跡。坡道盡頭可見一座雷鋒雕像——手握步槍,軍姿挺拔,目光看向遠方,胸前還綁著絲綢制的大紅花團。

  繞過雷鋒雕像,一個足球場大的操場映入眼簾。主教學樓上,老一輩革命家題寫的“涉縣光華中學”筆力遒勁;西側教學樓上,“河北涉縣光華中學青少年軍校”幾個大字熠熠生輝。

  創立之初,光華中學便定下了“減輕國家和群眾負擔,培養軍地兩用人才”的辦學宗旨。三十余年來,學校在抓好教學的同時。始終營造濃厚的軍校育人氛圍,歷練學生品格,培養有用之材。

  光華中學的學生絕大多數寄宿在學校,每天清晨五點半,伴隨著軍號聲響,訓練有素的學生們,像軍人一樣快速起床,將自己的被褥疊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塊”。洗漱完畢之后,到操場列隊集合,由班主任及當天上第一節課的老師帶隊進行跑操。跑操結束,學生們列隊整齊,邁著鏗鏘的步伐,高唱《團結就是力量》的軍旅歌曲,集體到食堂用餐。

  到了指定位置,學生和軍人用餐一樣,要做到“食不言”。從吃早餐開始,校學生會安排值周的同學對進餐紀律進行檢查,對每個班進行打分。

  接受檢查打分的內容,不僅僅是就餐。學校還要求對每個宿舍、每個班級進行檢查。學生宿舍檢查其整潔程度和學生內務整理情況,班級檢查則是在每個班內成立紀律小組,對班上學生聽課注意力、回答問題積極性進行評分。每到周一全校例會時,學校會評選出上一周表現優秀的班級和宿舍,發放流動紅旗。

  “通過檢查打分的制度,提高了學生遵守紀律的意識,而遵守紀律、服從指揮正是軍人所必需的品質。”校報主編段秋順稱,“軍校文化”首先從行為上讓學生懂得紀律、規范,這是品行鍛造的第一步。

  做好愛國擁軍文化傳承

  采訪中,校黨支部書記、校長趙交娥告訴記者,“軍校文化”不僅僅是讓學生遵守紀律,更是將愛國擁軍、國防教育等知識和內容注入到課堂中,貫穿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光華中學是涉縣中小學中率先開展新生軍訓的學校。從1992年至今,每到開學季,光華中學邀請駐涉部隊官兵,為初高中新生開展為期一周的軍政訓練。軍訓內容包括軍事理論教學和集中軍訓,國防教育也貫穿其中。

  白天,學生與教官在操場軍訓,休息期間展開拉歌比賽或進行游戲活動。晚上,教官為學生講授國防知識,教唱軍歌、校歌。兩個環節緊密配合,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理能力,更培養了他們軍人鋼鐵般意志和國防意識。

  在光華中學的歷史、政治課上,學生們不僅僅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加入了國防教育內容。歷史課上,老師要給學生們講述我國國防發展的歷史軌跡,以及愛國擁軍模范們的典型事跡;政治課上,老師不僅要講清我國的政策法規,更要為學生講解當前的國際形勢,提高學生的國防意識。

  另外,學校聘請了魏縣人武部原政委趙海元擔任學校國防教育副校長,為學生教授國防教育課。每周,學校都會邀請駐涉部隊官兵到校,開展國防教育講座。同時,學校利用校園廣播、校報、板報開展國防雙擁教育,發布和更新國防教育的有關內容;利用有關節日,宣傳《國防法》《兵役法》《防空法》等法律法規,廣泛普及國防知識,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激發學生的擁軍熱情。

  學校創辦了國防教育展室,至今已開展12期,每期都有新內容。展室里有圖片、實物、影像資料等,生動地展示了現代國防的發展進程。

  光華中學不僅把部隊官兵請進來,還組織學生走出去。

  每年清明節,學校組織初二、高一學生到將軍嶺、左權將軍墓和烈士陵園進行祭掃活動,對學生進行傳統革命教育;建軍節前夕,學校組織師生到駐涉部隊、消防大隊、武警支隊、邯鄲軍分區、長治坦克旅進行慰問演出;每年新兵入伍時,學校組織學生到現場歡送新兵,贈送紀念品,鼓勵新兵保家衛國,建功立業;春節前,學校帶領師生到當地養老院、福利院為老干部、烈士遺孤等送去慰問。

  除此之外,學校還定期組織師生到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將軍嶺、圣福天路等地開展研學旅行活動。

  師生共鑄“軍校精神”

  光華中學是一所民辦學校,在招生上與公立學校相比并沒有優勢,但是光華中學明確了“低進高出”的教學目標,即低分進來的學生也可以取得優異的成績,考上理想的學校。

  有很多學生在這所學校里,學會了自律,學到了知識,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高三37班班主任張計良就親眼見證了班里一名“刺頭”的逆襲。

  張計良告訴記者,該名男生初來學校時,違反校規的事幾乎干了個遍,但是光華中學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不遵守紀律,學校就用軍人的標準對他嚴格管理;有不良嗜好,老師們就對他循循善誘。在光華中學軍校文化的熏陶和老師的耐心教導下,該名男生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問題,開始將心思都放到了學習上。該男生在跑步上有特長,因此他選擇了走體育特長生這條路。他每天不僅要進行訓練,還要搞好自己的文化課。但是,“少年軍校”的文化已經在他心中扎了根,他拿出了軍人在訓練中不怕吃苦的精神,體育訓練的同時沒有落下一節課。在今年高考中,該男生如愿考上了大學。

  光華中學的軍校文化不僅影響著學生,也影響了每一位老師。在光華中學,學生不僅要接受國防教育,老師們同樣也要學習國防知識。

  官兵來校進行國防知識講座的時候,老師也要到場聽講;國防展室的講解員由教師擔任,通過他們的講解,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國防知識;每年的新生軍訓,同年級的老師或班主任也要在旁邊接受訓練,與學生們“戰斗”在一起;學生早上跑操,班主任和第一節課的老師也要全程陪同。學校還為每名老師配備軍裝,要求老師在上課期間統一穿著。

  在這種軍事化管理和軍校文化的影響下,光華中學打造了一支能吃苦、能戰斗、能扎根在山區的教師隊伍。在光華中學,工作十年以上的老師不在少數,他們十幾年如一日,將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都奉獻給了這山區中的三尺講臺。

  李新葉與丈夫都是光華中學的老師,兩人同時擔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職工里最忙的角色之一,備課上課、處理班級上的瑣碎雜事,還要時刻關心班上學生的成長。夫妻兩人將孩子托付給家里老人照顧,雖牽掛著自己的孩子,但依然以學校為重、以學生為重。他們這種能吃苦、能戰斗的軍人精神,讓他們成為了學生心中的好老師,學校前進的脊梁柱。

  前不久,光華中學舉辦了表彰大會,李新葉老師一人獲得了優秀班主任、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指導教師、疫情防控先進個人以及新聞報道先進個人等五項榮譽。

  李新葉的事跡只是光華中學教師隊伍的一個縮影。楊寶榮、劉長軍、趙建國、牛新安、張麗芳等一批新老教師都在為山區中的“少年軍校”奉獻自己,他們用軍人的行動、軍人的品質、軍人的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學生,讓每一個光華學子都有了軍人的氣質。

  趙交娥稱,學校的老師們就像是校門口矗立的雷鋒雕像一般,在三尺講臺站好軍姿、握好教鞭,為每一個學生插上追夢的翅膀。記者蘇醒 常慧杰 通訊員段秋順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100部 | 最新国产精品自产在线观看 | 精品99精品在线观看区 | 亚洲一级在线免费视频 |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