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荀子中學高三(1)班周文芳
鐘芳蓉十年寒窗堅韌不拔,在理想的指路燈下,她毅然選擇了喜愛的考古專業,不為金錢,不求名譽,但求一路坎坷終成坦途,擁抱自己熱愛的事業。
理想使忠于本心者痛苦卻又堅定不移,使隨波逐流者深陷金錢與欲望的深淵。選擇金錢珠玉鋪就的道路,固然可以享受錦衣玉食的人生,但誠如馬克思所言:“一個只為名利與自我奮斗的人,固然可以成為一個大詩人、大哲學家、大教育家,但他無法成為一位優秀的、為人類獻身的偉大的人。”鐘芳蓉忠于本心,報考喜愛的考古專業,乃是對這句話極有力的反證。
盡管前方的道路充滿荊棘,但高尚的人憑借理想的炬火驅散前方的陰霾;倚仗理想的寶劍斬斷沿路的荊棘;心懷理想的信念抵達由玫瑰花鋪就的彼岸。這條道路,便是茫茫未知的前途。
陶淵明“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是對自己官場中迷失不得志的感慨,但他又“不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是對自己歸隱山林不與俗世同流合污的理想的確信;王勃少年意氣,自負才華,創作《滕王閣序》千古絕唱,全篇辭藻洋溢著王勃雖“三尺微命,一介書生”,但“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激昂豪情;屠呦呦身患重病,仍堅持在充滿乙醚氣味的環境下工作,最終提取了拯救千萬人性命的青蒿素。
理想使“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圣光披露,滿照人間”。馬丁·路德·金是偉大黑人民權運動的領導者,他曾做過演講《我有一個夢想》,至今使人鼓舞。他心懷理想的芬芳,面對著前方遙不可及的坎坷路途走向了火光。即便他不幸死于槍口下,但他曾為黯淡無光的17世紀美國黑人帶去了理想與希望的火種,他的勇取無畏與堅守本心值得眾人的稱頌。
(點評:本篇作文選材新穎,構思精巧,動用了對比、反襯等多種寫作手法,細致形象,讀后讓人久久難忘,是一篇上乘的佳作。指導教師張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