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技術源頭供給難題 全國高校將建專業化轉移機構
科技日報訊,“十四五”期間全國高校將建立專業化轉移機構,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源頭積極性問題。11月5日,科技部“2020全國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培訓班”在重慶開班,來自全國各省市的80多名科技成果轉化工作負責人聚集一堂,探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發展新路徑。
“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條,形成技術、產業、應用、市場的‘一條龍’機制。”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的機制,把原創性和最新的成果轉化應用,形成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另一方面,要從市場需求,用逆向思維方式,梳理出關鍵核心技術問題,甚至重大理論問題,引導科學研究,讓科技創新迭代到產業升級和社會發展中,從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中,讓科技成果轉化發力。
據了解,2019年全國技術合同48件,合同額2.23萬億元,占GDP的2%,提前完成創新型國家指標要求。不過,在技術市場體系建設上,還存在技術市場規模偏低,高校、科研院所等技術源頭供給方參與積極性有待提高,科技成果評價機制改革仍需加快等問題。
上述負責人表示,現在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區域轉移中心、國際轉移中心共有500家左右。解決源頭供給問題是當前科技成果轉化的首要任務,為了加強高校科研院所技術轉移轉化專業化服務能力,“十四五”期間計劃全國高校建立專業化轉移機構,其中重點建立100家,根本解決高校轉化政策銜接和能力問題,提高轉化效率,各地區要把推進本地區高校專業化機構建設作為完善技術轉移體系的首要任務完成。
下一步,科技部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將從大力培育技術市場發展,提升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能力;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機制,營造更好的成果轉化環境;完善技術轉移轉化體系建設,提升成果轉化服務能力;加快實施“百城百園行動”,作為推進成果轉化的兩年攻堅行動;鼓勵各地方先行先試,讓成果轉化成為各地科技創新的重點等方面入手,提升各地成果轉化的能力和水平。 (記者雍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