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教育 > 正文

北航骨髓捐獻志愿者:用一場特殊的校園接力賽傳遞大愛

來源:光明日報編輯:徐穎發布時間:2020-12-08 15:25:49

  “不緊張,也沒什么好猶豫和擔心的。我了解過相關資料,骨髓捐獻對人體不造成風險和傷害。倒是對方,那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他才是真正有生命危險的人。”

  經過血樣入庫后一年多的等待,11月3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理工學院2017級本科生汪喻坤捐獻出了珍貴的造血干細胞(骨髓),接過數名來自北航的捐獻志愿者手中的愛心接力棒,為另一個生命帶來生的希望。

  捐獻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汪喻坤的捐獻對象身高一米八以上,對造血干細胞的需求量相對較大。采血完畢,醫生鑒定分離出的造血干細胞數量不足,需要次日再采一次。聽到這個消息,在場所有人都很驚訝和心疼,但他只是擺擺手說,“明天再來唄,沒事兒”。第二天,采血兩次的汪喻坤才終于結束了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捐獻。

  細數過往,捐獻造血干細胞這顆種子早在兩年前,就在汪喻坤心中埋下。2018年10月12日,同為高等理工學院本科生的黃文歡完成了造血干細胞捐獻。汪喻坤了解到學長的事跡后深受感觸,主動通過學校紅十字會群聊,咨詢了關于造干捐獻的相關問題。

  實際上,在汪喻坤心中埋下種子的前輩不止黃文歡一位。早在2005年,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2002級本科生周宇就成為了北航首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2018年以來,在汪喻坤之前,已有三位北航學子接續完成了對大愛的延續和傳遞,這也是對愛國奉獻、敢為人先精神的傳承。

  2017年6月3日,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本科生赫采在參加校內獻血時被問到是否愿意加入中華骨髓庫,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2018年5月正式捐獻前,為促使造血干細胞大量生長釋放到外周血中,赫采共注射了7針動員劑。她默默忍受了由此帶來的發燒、頭痛等暫時的不適,以平靜的心態完成兩次采集。“付出的只是一些造血干細胞和一點勇氣而已,但是,這些能給別人帶來生存的希望,很值!”赫采說。

  在2017年上半年學校紅十字會組織的一次獻血活動中,當時大一的黃文歡通過抽血采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并于18年10月完成了捐獻。談到當初入庫的想法,他用了“單純”兩個字來形容,坦言自己并未過多地思考別的,而是想著先將這十萬分之一概率配型成功的微小希望奉獻出來:“我的想法挺單純的,就是配型能成功,我就能挽救另一個生命了。”

  在赫采和黃文歡加入中華骨髓庫之前,早在2014年,來自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葛逸凡就成為了一名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4年后,他接到骨髓庫通知配型成功的電話,并于19年9月完成捐獻。

  經該校紅十字會組織,自2008年起,北航便開始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宣傳動員工作。從2010年開始正式采集至今,全校已有283人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其中,僅2017年一年,就有60名同學成為骨髓捐獻志愿者。如今,北航紅十字會每學期組織的兩次獻血活動中都會有一次組織同學們進行采血、入庫。同時,校紅十字會還通過微信推送、博雅課堂等形式,對造血干細胞捐獻進行科普宣傳,以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項善舉并積極加入其中。

  此次造血干細胞捐獻,已經是汪喻坤的第三次血液類捐獻。除了積極參與獻血,他還樂于參加志愿活動,志愿時長達到四百小時。汪喻坤認為,北航的志愿體系使他受益匪淺:每學期十多個小時志愿時長的要求看似簡單,卻在無形之中給了他參加志愿活動的動力。“一開始可能只打算完成任務,可是時間長了就真的喜歡上了做志愿。花費不多的時間成本,提升自己的見識、還能幫助別人,何樂而不為?”

  一位位北航人的無私奉獻,為素不相識的人們帶去溫暖,讓危在旦夕的生命重煥生機。多年來,學校的積極倡導和學子們的熱情參與,一同將校園里的愛心接力賽延續下去,也將生命的能量和火種不斷傳遞。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芊爾 通訊員 付佩玥)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综合欧美国产天天 |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动态图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二页 | 香蕉在线一本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