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教育 > 正文

“無廢”,讓校園更美好 ——“無廢校園挑戰賽(北京站)”項目展示交流會暨頒獎活動成功舉辦

來源:央視網編輯:徐穎發布時間:2020-12-23 15:01:22

  無廢學校的創建是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和萬科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培訓中心承辦、北京可持續發展教育協會互聯網+跨學科專業委員會協辦的“無廢校園挑戰賽(北京站)”協辦的近百所學校師生廣泛參與的項目。

  百所學校來自東城、西城、朝陽、海淀、大興、房山、通州、平谷、延慶等10個區,堅持到最后有51所學校提交了申報材料,有40所學校嚴格按照生態環境教育七步法提交了學校總結。在這其中,既有全國知名的優質學校,也有北京最偏僻只有53名學生的山村學校,既有意氣風發的青蔥少年,也有幼兒園里懵懂的孩童,此次挑戰賽涵蓋了基礎教育的所有學段。

  各個學校都有各自的高招,兒童參與組建垃圾分類管理委員會。人大附屬實驗學校建立校級、班級無廢校園委員會,以校長、主任(班主任)、后勤、各學科教師為統帥,把這些資源滲透到每個班級中,班級每個班級中不僅僅有全學科的老師,在這個管理隊伍中更有占班級人數三分之一的學生代表,而且還從社會找來了相關各方的專家,組建了這樣的一個領導小組。

  兒童也能參與最美學校建設。房山最小的學校之一蒲洼中心小學,是全校共有53名學生的鄉村小學,學校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帶領學生從美化校園入手,老師和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圍坐在一起,討論如何創建一個花園,種植什么樣的植物?校園中如何美化?如何給學校圍擋設計圖案,操場上桌椅該粉刷成什么顏色?擺放在什么位置?如何滿足老師、同學們的各種需求?在校園的角落中如何建立堆肥箱?探究怎么堆放發酵更快?怎么堆放沒有臭味?放在學校的哪個角落?垃圾分類回收箱應該擺放在什么位置?學校的操場傍晚向社區開放,老師和孩子們親如一家,校園就是所有人的最美的家……顯無廢校園創建過程中教育的實踐性、價值性,在潤物細無聲中師生共同經歷體驗式學習、合作學習的模式。

  跨學科學習成為本次無廢校園挑戰賽的各校行動另外一個大趨勢。在提交總結的40所學校中,100%的學校都把生活垃圾的問題引入課堂,96.7%的學校基本上都采用學校調查,了解家庭、學校一周甚至一個月垃圾產生的量、垃圾的主要成分,然后用學生喜歡的各種形式呈現,161中學帶領學生從自然中找到的各種自然物做貼畫、LOGO,把科學與藝術完美的結合,更給參加高考的學生減壓,把一節節變廢為寶課變成了心理治療課;實驗二小帶領全校學生探究學校的各種浪費問題,連一張小小的廁紙都沒有放過,通過前后教育的對比,用數據說話,說明只要身體力行,數據就能改變,只要每個學生參與,世界就有可能改變。數據的變化不僅僅告訴同學們行動的結果,更讓大家意識到數學、科學知識是有用的,統計學是為生活服務的。像八中這樣的優質學校,直接想到和學生的創客結合,把科學、技術融入社會主題,引導學生采用工程實踐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一個小問題,側重點為學生的高階思維培養。學生在發明工程實踐過程中,利用各個學科所學到的各種知識,解決真實社會生活中的問題,這也正是科學、技術與社會聯系的真正體現。同學們居然研究《廢棄的油脂如何做肥皂》、《智能垃圾桶制作》等,在科學和工程實踐活動中,學生具有能動性,自主研究,自主體驗、自主調查,積極參與展示評判,并根據證據構建和修改模型。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他不再是作為旁觀者旁觀別人生活,而是正在面對自己所處的社會生活。

  祝子涵是人大附中實驗小學的二年級學生,12月17日是他和他的小伙伴難忘的日子,因為他們經過三個月的努力,他們在實踐調查基礎上對生活垃圾分類提出的建議不僅僅有反饋,而且還走上了無廢校園創建項目展示匯報的舞臺,他們代表全北京近百所參加試驗試點的學校學生,向大人們展示自己在生活垃圾分類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和同學們各自的行動成果,讓這些大人們看到生活垃圾分類不僅僅局限在家庭,更進入學校,已經成為每個同學們的行為準則之一。

  無廢校園的創建不是口號,是鼓勵學生手、腦并用。過去一說垃圾分類教育就是帶領學生學習如何分類?變廢為寶過程中的往往只動手不動腦。垃圾分類、變廢為寶這其中其實也有很多問題,例如:什么材質的垃圾桶更容易清理?垃圾桶擺放的位置是否合理?垃圾是如何產生發展的?……每一個都可以是一個個很好的選題,如果腦、體分離,學生在勞動中只是乖乖的聽話,怎么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更不要說高階思維的培養,這樣長期發展,會危害育人實踐的全面性。因此,學生在無廢校園挑戰賽的過程中不僅要學會如何“做”,還要學會如何智慧地、創造性地“做”。

  深度學習視域下垃圾分類教育教學應該是一個基于理解的、批判性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從目前學校提交的成果來看,還在淺表化、同質化、運動化和政治化等問題。深度學習視域下基于真實問題的學習,需要回歸學生本身,是發自學生內心生成的,是慎獨、內省,不僅僅是一陣風,是要變成學生終身的素養,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更需要學生自我成長,不僅僅依靠外部的擠壓,所以垃圾分類、垃圾減量如何由外走向內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還要回歸教育的初心,增強學習內容的適切性,提升教師的深度教學能力,加強老師們的交流合作,此次頒獎僅僅是我們無廢校園教育的一個加油站,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北京可持續發展教育協會互聯網+跨學科專業委員會姚峰)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 中文有码亚洲视频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 天天视频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