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庚子到辛丑,從荊楚大地到京冀樞紐,眨眼間疫情就波及到身旁。作為一名醫(yī)生的家屬,我見證了醫(yī)者的責(zé)任和擔(dān)當,大疫面前沒有大家哪有小家,如果說2020活著真好,我希望2021“牛”轉(zhuǎn)乾坤。
記著2020年正月初二,老公接了個緊急電話,衣服都沒來得及換就走了,這一走就是50多天。因為疫情,他加入了抗疫一線,我和孩子也進入除了買生活用品之外,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模式。
疫情擋不住前進的腳步,我和孩子每人一屋,開始了網(wǎng)課模式。起初感覺不錯,在家辦公,不用緊緊張張地在路上趕時間,還能和孩子在一起。可是好景不長,兩個孩子都處于叛逆期,我終于體會到“神獸歸籠”的感覺。每天辦公,做家務(wù),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再加上處理孩子叛逆期的雜事,時間一長我受不了了,可又不敢打擾老公,幾乎進入了崩潰狀態(tài)。但是我心里一直告訴自己:“不能倒下去,還有好幾十個孩子需要你。生活哪有一帆風(fēng)順的,只要不給老公添亂,安心照顧好家人,教育好可愛的學(xué)生們,就是為抗擊疫情做貢獻。”
2021年的元旦過后,公公突然出了車禍,由于疫情嚴峻,老公把瑣碎事宜和照顧事項都交于我,毅然決然又投入到工作當中。每天除了完成繁重的手術(shù)安排外,就沒日沒夜地參與全民采集核酸的工作,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得出門,晚上深夜才能回家。接觸消毒液導(dǎo)致皸裂的雙手,布滿血絲的雙眼,疲憊不堪的身軀,讓人看得心疼,我都想勸他放棄。但我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zé)任,醫(yī)院需要他,我不能自私地把他留在身邊。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每一位疫情防控人員義無反顧的投入,都讓我們熱淚盈眶,深深感動,是你們用臂膀為我們筑起了生命之墻。 張占敏(作者系邯鄲市雞澤縣第二實驗小學(xué)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