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人們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秘難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讓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結合所學內容,邯鄲經開區南沿村完小二年級開展了“玩轉七巧板 智慧齊發展”的童創實驗課程,讓學生感受身邊的平面圖形,激發孩子們的數學興趣,啟發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的核心素養。
七巧板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智力玩具,顧名思義,是由七塊板組成的。七巧板,又稱七巧圖、智慧板,它是由宋代的宴幾演變而來的,原為文人的一種室內游戲,后在民間演變為拼圖板玩具。
造房子”讓學生通過觀察數學書上的七巧板拼成的小房子圖片,了解七巧板可以拼成很多有趣的圖型,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一半的同學完成了任務。
在學習了數學實驗課《有趣的七巧板》后,學生通過還原七巧板(拼成正方形)、按有色塊的圖型用七巧板拼出圖形、根據沒有色塊的圖形用七巧板拼出圖形等等,層層遞進,訓練學生的空間幾何思維。要求由易到難,既滿足了整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對部分空間思維強的同學提供了訓練的坡度。
同學們在操作活動中收獲數學知識,在拼搭前發現美,在拼搭中感受美,在拼搭后欣賞美,在拼搭的過程中體驗了收獲的喜悅,在思考的過程中獲得了提升。
在這次活動中,學生們興趣盎然,收獲良多。當學生們欣賞著自己用七巧板拼成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時,能夠深切地感受到七巧板的奧妙,體會到數學的無窮魅力!圖文:蘇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