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宣發視角,是時候聊聊2020春節檔了。
滿打滿算,還有不到三個月。
太擠了,是人們對這兩年春節檔的第一印象。不過,市場整體低迷,「進軍大檔期」,看起來就是最好的那個選擇。
況且,以今年的經驗,春節檔完全塞得下6到7部新片。只要質量夠硬,每天看一部的觀眾,大有人在。
不過,要說誰現在就是信心滿滿的,或許也未必。
在賀歲檔注定冷清之后,今年的電影宣發戰場,就看春節檔了。
除了雷打不動的《熊出沒》穩坐泰山,給其他6部建建議、支支招。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唐人街探案3》
營銷關鍵詞:宇宙
從前期的消息來看,《唐探3》除了開啟全新的東京探案故事,1和2的部分演員將會回歸,故事上也會有相應的延續。
換言之,系列拍到第三部,網劇也即將上線,所謂的「唐探宇宙」,已經有了。
這里就給《唐探3》的創作和營銷,帶來的一個共同要求——
一方面,它的粉絲基礎和辨識度,是春節檔中最好的,照顧粉絲或熟悉的觀眾,是一個重頭;
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做好,相當的觀眾將是沒有看過1、2,或者記憶已經有些模糊的準備。
于是,從營銷角度,喚起觀眾的記憶,與調動對新作的興趣,是需要同步配合進行的兩個動作。
相對來說,喚起記憶的難度并不大,主物料和日常物料完全可以覆蓋。兩個男主和前兩部中的配角演員,也可以配合去做這樣的記憶喚起。
同時,如何引發媒體主動回顧與盤點,或許可以成為網劇上線后的一個重要任務。
至于調動新的興趣,這里面也有兩個維度——
一是完全的新觀眾。
這些增量自然是要爭取的。拿出春節檔的燒錢規模,對三線及以下城市進行重點傳播。包括從粉絲入手,展開二三輪的病毒式擴散。
內容上,明星、喜劇、懸疑、異域風情都是最直接的賣點,不過相比《囧媽》,《唐探3》的日本似乎在新鮮感上不占優勢。
二是鞏固老觀眾。
這部分,就需要和電影本體的結合需要更加緊密。
比如,雖然票房更好,但文本——尤其是探案部分——的質量下降,是《唐探2》口碑下滑的主要原因。
特別是,《唐探3》來到了推理之國日本,如何在映前傳遞出這次文本的過硬,是很重要的一步。
而如何利用好推理之國的各種先天優勢,則是考驗宣發的一個難題。
《緊急救援》
營銷關鍵詞:升級
海報上大大的「《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金牌制作班底」,或許比導演林超賢更有吸引力。
而在認知度和品牌優勢建立起來后,《緊急救援》需要完成的,就是升級。
只有「更大更炫更極致」一條路,這是視效類型片形成品牌后,必須承擔的壓力。
于是,在營銷層面,讓觀眾看到升級,并對這升級產生期待,是那個核心任務。
文本上看,《緊急救援》的確在動作戲的豐富性上有了提升,這或許也是林超賢選擇救援應急特勤隊的原因。
如何讓這些上天入地類型各異的救援,成為營銷上最有力的把手——這里面不僅僅是單純的視覺奇觀,還有帶動民族自豪感的情緒傳播。
反倒是演員,安心踏實地做好題材與角色的配角,除了辛苦的付出,還可以展現給大眾的,比如實打實的專業感。
在視效之余,把自己的真實度與現實性做足,是《緊急救援》區別于其他對手的著力點。
有了《紅海行動》的經驗,相信以上這些,操作起來都算游刃有余。
以及,大可以游刃有余的,還有營銷節奏。
對比來看,《緊急救援》在映前建立巨大熱度與優勢的難度,是不小的。
早早規劃一個「后發制人」的策略,或許也是必備動作之一。
畢竟,林超賢和博納最明白了,先贏的是紙,后贏的才是錢。
《中國女排》
營銷關鍵詞:視野
幾年前的一個判斷就是——
體育電影,一定是最適合這個時代內地電影市場的爆款類型之一。
為什么長時間來沒人跟進,因為體育電影無論技術層面還是情感層面,想拍好,不容易。
所以宣發上,《中國女排》必須在觀眾面前把自己開天辟地的氣場,與舍我其誰的逼格立起來。
牌大如鞏俐,也只能是這個氣場與逼格的組成部分,務必服務于整體。單打獨斗的她,很可能起不到春節檔這個體量所期望達到的傳播效果。
總之就是——
不是單純的所謂「中國女排必看」,而是「中國體育電影必看」。
這當然存在一個科普與消化的過程,不過,有中國女排做開路先鋒,有陳可辛鞏俐做質量保證,此時不試,更待何時呢?
體育電影,這樣一個無比龐大、且無人開發的潛在市場,即便《中國女排》不感興趣,陳可辛會say no嗎?
所以,當視野打開后,情懷當然還是那個最管用的武器,但已不再是唯一的那個武器。
簡單說說,體育電影大爆,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視聽語言、超燃氛圍、共鳴情感。
這些都是需要在營銷過程中,傳遞給觀眾的。
最后,《中國女排》要不要搶首日?
在我看來,是要搶的。
這一眾之中,它或許是對情緒要求最高的。
那口氣能否在映前提到高點,并在隨后的公映日迎來爆炸式的釋放,是成敗的關鍵。
《囧媽》
營銷關鍵詞:品質
徐崢加入春節檔,對觀眾來說,或許也是個順理成章的事。
所以,觀眾緣是徐崢必須把握住的優勢。
「囧系列」回歸,與「2020春節檔唯一純喜劇」,則是徐崢的另一個優勢。
他需要傳遞給觀眾的,是「春節首選喜劇」和「我的喜劇是品質保證」這個環環相扣的邏輯。
以過往經驗看,徐崢就是2020春節檔所有主創里,最懂營銷的那個。
有節奏地露出陣容,有節奏地發布精心制作的病毒短片,有節奏地透露賣點……
所以,《囧媽》的營銷過程,我個人是很有興趣前排圍觀的。
與前面三部相比,《囧媽》的確更適合那些較為復古的手段——
從演員到故事,從俄羅斯到媽媽,這些文本上的核心元素,才是讓觀眾認可并期待電影的根本驅動力。
讓觀眾找回對喜劇的信心,找回看喜劇的動力。
做到了,《囧媽》就贏了大半。
所以從這個角度,雖然對手很強,徐崢這次大可以還按自己的既定節奏操作。
市場對喜劇的慣性看好,一時半會兒,還改不掉。
《急先鋒》
營銷關鍵詞:行活兒
連續透支信用后,「成龍X唐季禮」的組合,成了《急先鋒》整個宣發必須反復提及的關鍵詞。
觀眾不愛成龍了嗎?或許,這答案更多取決于,成龍拍了部什么電影。
于是,《急先鋒》在營銷上要完成的任務,就是告訴觀眾——
這次的成龍動作片,是有料、有范兒、有誠意的商業娛樂行活兒。
換句話說,這也是《急先鋒》區別于其他對手的標簽。
在所有國產大片都試圖走中國情緒、中國情感的「中國特色」時,「成龍X唐季禮」依然在堅持自己的國際范兒。
在我看來,這并非劣勢,一切只看最終成品的質量。
這就要求《急先鋒》在營銷上,不能因為初期觀眾緣的反饋,出現策略上的動搖。
如果能將過去商業動作片的娛樂性和奇觀性重新找回,即便拍一部及格線上下的《功夫瑜伽2》出來,買賬的觀眾,也不在少數。
這個結論,是說給自己的。
而在搶首日上,《急先鋒》大概率也是要走「后發制人」的策略。
力求穩妥,切勿沖動。
畢竟,成龍這塊金字招牌,禁不起更多「拉大旗作虎皮」的折騰了。
《姜子牙》
營銷關鍵詞:野心
《哪吒》給了彩條屋信心,有了信心,也就有了野心。
《姜子牙》要做的,就是讓大家看到這實打實的野心。
這野心不僅僅是要做一個足夠龐大的所謂動畫宇宙,還有讓「看國產動畫」真正成為中國觀眾的觀影日常。
一部《姜子牙》,能承載這么多嗎?
或許做不到。但這是電影在營銷上必須啟動的第一步,為了后續的宇宙,也一定要把格局拔高。
這樣的動作,首先是符合觀眾對電影的極高期待的。
在高預期無法調整的前提下,只有去盡力滿足。
同時,動畫電影在春節檔的競爭中,并無多少先天優勢。換言之,所有的排片,很大程度都要仰仗這高預期。
這應該也是彩條屋決定加入春節檔的最大理由。
具體來說,《姜子牙》在營銷上,或許也要和《哪吒》有所不同。
節奏上,先把注意力放在宇宙上,繼而再去鋪陳本體,或許是個上策。
同時還要與動畫對手《熊出沒》打出差異化,尤其是觀影人群的年齡細分上,可以打得更為精細。
最后,可以借鑒《哪吒》的是,或許可以考慮少量超前點映。比如,元旦檔?
雖然這不是春節檔的常規操作,但本就是來砸場子的打擂臺者《姜子牙》,如有自信,未嘗不可一試。
結語
國內的電影營銷和發行發展到現在,春節檔已經成為最考驗整體宣發實力的一個平臺。
應該這么說,這不僅是國內綜合實力最好的商業大片競爭的地方,也是全國最強宣發團隊的年度比拼。
三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一年一度的大戰已經開啟,可以圍觀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