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說鄧文迪:“不但假,而且浪”。
好笑的是,這句話對鄧文迪而言并沒有什么殺傷力,甚至還沒有媒體對她的咒罵來的狠厲。
同默多克的婚姻結束之后,所有人都等著看她的笑話。畢竟,借男人上位成了她的標簽,如今最大的籌碼默多克與她反目,漫長的婚姻只換來兩套房產。按照常理來說,鄧文迪應該惱恨交加。以淚洗面。
但事實并非如此。
同默多克的婚姻結束后,鄧文迪沒有自怨自艾,容顏反倒更加滋潤。少了默多克夫人的名頭,她依舊率性又瀟灑。
45歲時,鄧文迪結束了第二段婚姻,媒體以為財富的缺失會讓她成為空洞的軀殼,誰料幾個月后她就和英國小提琴家挽手看秀。
照片中的她高傲自信,蔑視一切的表情讓媒體厭惡。還沒等到大眾唱衰,她與21歲匈牙利男模漫步海邊的照片又登上了新聞頭條。
很多人說,這個世界從人們開始膜拜鄧文迪愈發墮落。
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鄧文迪有足夠的資本,撐起自己對于金錢與權勢的渴望。
鄧文迪狠厲囂張的前半生
1968年,鄧文迪在山東濟南出生,隨后和家人遷至江蘇徐州,度過了她的少年時期。
北方粗狂的民風與江南柔和的底蘊,都沒有感染到鄧文迪。她少時歷經變遷,對學習格外重視,高中暑假,別人吃西瓜吹風扇時,她已經預習下一學期要學的知識。
1985年,鄧文迪舉家搬到了廣州,回到了祖籍。同年,她考入廣州醫學院,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涯。
按照常規的命運軌跡,大學畢業后的鄧文迪可能會成為醫生、護士或者留校任教的老師,亦或是叱咤風云的女強人。
但沒人想到,她的人生和一對夫婦相遇后,發生逆轉。
1987年,鄧文迪在廣州醫學院求學期時,認識了來自美國的 jake cherry夫婦。
對于野心勃勃的鄧文迪來說,所有的相遇都是機會。當時來華的外國人不多,敢于上前詢問的就更少了。周圍的學生都在悄聲議論與觀望,但鄧文迪卻走上前去,對隨行翻譯說道:“我想學外語”。
翻譯如實將這句話轉達給了 jake cherry夫婦,兩人感到驚訝,也被姑娘的勇敢與好學所打動。
他們立即表示支持,并幫助她辦理了赴美學生簽證,讓她到加州大學學習。
沒有人想到鄧文迪為何做出這種選擇,畢竟中國的發展提上了軌道,大學畢業生稀缺,兩年畢業后安穩的生活遠比異國他鄉的未知來的牢靠。
但鄧文迪還是選擇遠走他鄉,帶著30美元,像壯士出征般,毫無顧忌地開始了闖蕩。
cherry夫婦好人做到底,不僅讓鄧文迪在與女兒住在同一間臥室,甚至鄧文迪上學期間的學費都是由cherry夫婦資助的。
joyce卻沒有想到,自己善舉竟會引狼入室,這個女人的出現,完全毀了自己的家庭與幸福的人生。
鄧文迪入住之后,她感到丈夫與自己的關系變得微妙,卻想不通理由。直到她偶然打開抽屜,發現一摞鄧文迪的私密照,憤怒達到了頂峰。
她要求鄧文迪立刻搬出這個家,同時切斷了對于她的所有幫助,作為懲罰的手段。
但鄧文迪不在乎,她離開了這個住所。那時的她早已練就流利的英語,掌握了生存下去的技能。
她干脆的離開了這個家,相比到來時的一無所有,男主人cherry已經被她虜獲。
事情的結局是與cherry相伴了二十多年的joyce被趕了出去,鄧文迪成為了這個家里新的女主人。
當時cherry已經53歲,鄧文迪只22歲,他們結婚了,這成了鄧文迪的第一段婚姻。
可笑的是,這段感情看似真摯,但鄧文迪只把它看作一場風月。她與cherry的婚姻維持了2年零7個月,僅僅比美國所需綠卡時間多了7個月。
隨后,她結識了大佬David wolf。兩人的感情更像是利益置換,通過他的資助,鄧文迪讀完學費不菲的耶魯大學,隨后分道揚鑣。
這些經歷成了媒體辱罵她的證據與底氣,畢竟完全拋棄道德底線獲取利益,實在突破了常規的價值觀。
美國人Forles評價她:
Accused of social climbing gold digging ,ang even sleeping her way to the top.(結交權貴向上爬,揮掘金子,乃至一路睡上去。)
她不在意這些評價,心心念念的只有財富和機遇。她隨時隨地做著準備。在耶魯大學,她不僅獲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還選修了戲劇學院的課程,對電影,新聞方面有著深入研究,撿起了自己少年時打排球的習慣。
她一直在積蓄能量,等待著成名的機會。
機會來了,她也抓住了。在一次飛往香港的航班上,鄧文迪“偶遇”默多克新聞集團的董事長Bruce Churchill ,短短幾小時從新聞理念、市場管理到藝術電影,全部侃侃而談。
Bruce Churchill感到驚訝,也為她的理念學識、優雅自信所折服。飛機還未抵達,她便斬獲了去星空電視臺實習的機會。
那時在星空工作,工資十幾萬美金,無數人夢寐以求,鄧文迪卻輕而易舉的獲取。
通過這個機會,她終于踏入了默多克的領域,同他相遇,開啟了自己充滿爭議的婚姻與人生。
結緣默多克,傳媒大亨與鄧文迪的婚姻,充滿了戲劇意味
魯伯特·默多克,美國著名的新聞和媒體經營者,新聞集團主要股東,董事長兼行政總裁,一手締造了“默多克的傳媒帝國”。
他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媒體集團掌門人,聲譽、人脈、地位全部站在行業頂端。《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等蜚聲國際的作品,都出自他的投資,個人財富難以估計,好友遍布政、商、娛多個領域。
但沒人想到多年叱咤風云的大佬,最后會被一名平凡的東方女性收服。
曾有傳言,在一次公司的高層聚會中,沒有參加資格的鄧文迪不請自來,因為聽說默多克會出現在酒會上。席間,她“不小心”將紅酒撒在了默多克身上后又急忙為他擦拭,通過這種方式讓默多克注意到她。
但在兩人的采訪中,默多克否認了這種說法,稱自己與鄧文迪的相遇,來自于星空衛視的一場會議。
鄧文迪勇敢自信,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與默多克侃侃而談,最終讓默多克注意到了這個女人。
一年后,鄧文迪便被默多克指名為隨行翻譯,陪他到訪北京上海等地。
當時默多克60多歲,多年打拼早已鍛煉出了敏銳的嗅覺。他清楚這個女人接近自己源于財富與地位,但他還是愛上了鄧文迪。
一方面,開拓廣闊的中國市場,鄧文迪出色的社交能力和聰明才智不可或缺,儼然是絕佳的商業伙伴。
另一方面,鄧文迪毫不掩飾的野心和勇敢睿智的自信,讓他感受到了源于生命本身的強大力量。
這種強勢與自信在女人身上很少出現,它極大地驅散了默多克對于死亡的恐懼,讓他感到自己依舊年輕,一切盡在掌控中。
默多克求婚時,鄧文迪拒絕了幾次后,才答應了默多克。她深諳人性,也知道為自己加碼。能讓默多克公開說道:“我只是一個非常緊張的丈夫”,大概只有鄧文迪了。
故事搬到臺前,在所有人的驚訝中,鄧文迪嫁給了默多克,成為他的第三任妻子,完成了階層的攀升。
鄧文迪的野心、強勢、嚴厲都成了優點,這些特質深深吸引著默多克,給予他不同的人生體驗。
他不止一次對外說:“遇到文迪,至少是年輕了30歲,很幸運我找到了文迪。”
默多克開心,但他的前妻安娜卻不開心。她厭惡鄧文迪,卻又毫無辦法。于是在和默多克離婚時,她附加了一項條款:默多克死后,鄧文迪無權繼承任何遺產,除非鄧文迪生兒育女。
財富缺失儼然是對鄧文迪的致命一擊,當時的默多克已是高齡,同時患有前列腺癌,根本無法誕育子女。可鄧文迪不怕,她跑去找默多克化療時保存的精子,借助醫療手段,用試管嬰兒為默多克生下了兩名女兒,緊緊地綁住了自己與默多克家族的關系。
婚后的生活常常存在爭吵,但默多克還是愛鄧文迪無法自拔。他稱贊鄧文迪:“她是一個出色的媽媽,讓我擁有了兩個漂亮的女兒,而且她是一個很不錯的商人。”
事實也是如此,借著默多克的身份、地位與資源,鄧文迪卓越的社交能力開始展現。國內娛樂圈,李冰冰、章子怡、劉嘉玲都是她的好友;時尚圈蘇芒、洪晃、潘石屹老婆張欣都是她的座上賓;哪怕商業圈,劉強東與章澤天都曾與她交往頻密。
國外,她接觸的名人更是數不勝數。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和鄧文迪是十幾年好友;時尚女魔頭安娜·溫圖爾,也是她的至親;俄羅斯首富阿布拉莫維奇,鄧文迪與其相熟。
她極強的社交能力,幫助默多克開拓著事業版圖,同時也兼顧自己的家庭,關注女兒的教育。
她就是天生的商人,正如默多克評價一般。
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承認她的手段與能力,則源于鄧文迪的“一巴掌”。
2010年,默多克出席了“竊聽丑聞”的質詢會上,鄧文迪以一副強硬的姿態坐在丈夫身后陪同,全程狠狠地盯著他。
當時默多克帝國因為“竊聽門”處于風口浪尖,由此牽涉出的關系十分繁雜,使得股票大跌,商業價值受損,逼得默多克參與質詢會,承認自己的過失與錯誤。
但沒人想到,在會議進行時,一名惡意襲擊者突然沖上前,將手里的碟子向默多克擲去。
事情突如其來,所有人都愣住了,結果在默多克的兒子發呆時,鄧文迪卻像豹子一樣擋在默多克身前,同時狠狠地扇向襲擊者。
這一巴掌扇倒了襲擊者,這一巴掌也扇出了鄧文迪的名聲,這一巴掌更讓默多克公司的股價逆市上揚。
事后專家分析,鄧文迪當時的力度,相當于120斤的重量直接坐在人臉上。至此,人們戲稱鄧文迪扇出了最貴的一巴掌。
哪怕默多克回憶起這件事,也不禁感嘆:“我的人生就是為她工作的”。
可惜的是,恩愛與強勢也敵不過時間和利益的置換。2013年,有新聞稱默多克發現鄧文迪與托尼·布萊爾曖昧不清,這種關系讓默多克感到憤怒,兩人隨后離婚。
這段維持了14年的婚姻,在財富上并未對鄧文迪有豐碩的補償。離婚時,她沒分到什么股票,實際產權僅有故宮邊上的一個四合院和以及紐約的豪華公寓。
媒體紛紛唱衰,等著看鄧文迪的笑話。于是回到了開頭的那一幕,鄧文迪錢欲兼得高調亮相。
非議不斷,特立獨行,鄧文迪的下半生,依舊任性
2016年,傳媒大亨魯珀特·默多克與名模杰麗·霍爾在英國倫敦完婚,開啟他的第四段婚姻。
這一年,默多克85歲?;槎Y完成后,他和新妻子搭乘超級游艇,環游世界上最著名的景點,開始自己的蜜月時光。
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是默多克最后一任妻子了。
好笑的是,對鄧文迪而言,無論是默多克還是鮮肉男模,她的心始終無法安定。男人具備的魄力、手段、野心,她一樣不缺,甚至氣場更為強大。
很少有人能讓她感受到畏懼與期待,反倒是無數人士拜倒在她的魄力之下,從而忽略她的過往與曾經。
但細看鄧文迪的一生,她的成功與財富既有自己的努力與奮斗,又有踐踏道德換取的利益和機會。
她不否認自己的過錯,也隨意媒體任意嘲諷。相比于站在道德高地指責,她更愿意抓緊手中的一切。
這種財富上的艷羨,無疑帶起了一批人,妄圖以自身的手段,換取成功的捷徑。其中,最為大眾探討的,便是章澤天與田樸珺。
可惜,這些人看到了鄧文迪的野心與機遇,卻忽略了她自身的特質與進程。
從鄧文迪的人生,我們可以看到學習與教育在她心中的重要性。機遇來臨時,她抓得住靠的從不是顏值,而是侃侃而談的睿智。
她回憶過往時,曾經說道:
“我是個很樂觀的人,洗盤子時,我不覺得自己會干一輩子,就算我現在一下子什么都沒有了,我覺得自己也可以過得很好,因為我受過良好的教育"。
事實也是如此,哪怕與默多克婚姻終結,她也不曾后悔。反倒大方承認:“他是我最好的老師,比在大公司和管理學課上學到的東西還多,而且還是免費的。”
作為社交界的扛把子,她總能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樂于請教,取長補短。同時,深諳人性的她也清楚如何將現有資源做到最大的利益置換,這從她政治、商業和藝術圈里的大佬好友,便可窺探。
她足夠努力,而且有很強的自律能力。求學期間為學習英語每天只睡三個小時,高中暑假,別人吃西瓜吹風扇時,她已經在預習下一學期要學的知識。
這些都是她的優點,也是她能夠成功的基石。很多人詬病她的手段,也瞧不起她的“成就”。
但我們不可否認,有很多人一面罵她,又在心里偷偷地羨慕她。哪怕她一步一步踩著別人爬上來的,我們不欣賞、不贊同她的手段,卻又不得不佩服她的心智與韌性。
《名利場》曾把鄧文迪描述成冷酷無情、雄心勃勃的女人;胡紫薇曾對鄧文迪說:“再厲害,長的丑也沒用。”
但多年過后,鄧文迪并沒有靠臉拉住男人,也沒有一蹶不振,反倒是將自己的人生開了掛,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撰寫了一部女性超長晉級史。
她做過的事,經歷過的人,連狗血連續劇都不敢這么寫。過去的辱罵變成了中立的審視,多年后媒體回顧她的人生,送上了標題:“一個傳奇的中國女人”。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女性想成為鄧文迪,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她的幸運和野心,不是每個人能不顧道德倫理的束縛與譴責。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看這些女性身上到底承載了怎樣的長處,又兼具著怎樣的品質。
學習它、理解它、消化它,最終讓這些特質變成自我的籌碼,才是真正的成長與勝利。
畢竟,放眼世界,活的無所畏懼又自在任性的,只有一個鄧文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