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之下,環人民廣場區域超過2000場各類國內營業性演出取消。黃浦區文化和旅游局迅速響應,推出多項舉措推動演出市場能在疫情之后整體復蘇、復興。記者 邢千里攝
■本報首席記者顧一瓊
疫情之下,環人民廣場區域,超過2000場各類國內營業性演出取消!觀眾可以無奈,經紀公司、演出劇團可以心焦,但總有人要看得更遠、想得更前,甚至早早從一片“沉寂”中先動起來,謀布“疫情之后”。日前,黃浦區文化和旅游局迅速響應,以行政審批服務為切入點,跨前一步,主動對接各劇場、演藝空間和演出主辦方,“文旅店小二”主動推送以“減材料、優流程”為主的行政審批服務,為疫情之后演藝大世界的“演藝大餐”重上“餐桌”早早備足備好“食材”。特別是針對審批中最耗時的劇本審查,因時而動,創新性地提供“預審”,讓很多演出方表示相當受用。
疫情過后,“暫緩”的演出如何迅速過審
演藝大世界,是以人民廣場為核心區域,輻射整個黃浦區乃至上海市中心城區的演藝集聚和產業發展區。截至目前,區域內云集了22家專業劇場和35家被授牌的演藝新空間,僅2019年,演藝大世界完成申報各類國內演出超過2.7萬場,其中,中國首演、亞洲首演、全球首演劇目超過80部。數據顯示,去年以來,演藝大世界核心區域所在的南京東路商圈,文化娛樂類消費占比同比增幅超過3個百分點,消費額總體增速超過10%。
在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推動城市有序復工復產復市,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對于黃浦區“文旅店小二”來說,最現實不過的,就是要確保各類暫緩的演出能在疫情之后的第一時間順利通過行政審批,盡早奔入市場與觀眾見面,也盡快推動演出市場整體復蘇、復興。
劇本預審,將審批時間壓縮至一兩個工作日
一場營業性演出,所要涉及的審批事項究竟有多少?負責相關審批工作的黃浦區文化旅游局市場管理所副所長高雯珺這樣細數:有劇本審查,有演職人員的相關審查,有演出場地的相關審核,有涉及消防等安全措施的種種審核,等等。目前,在行政審批不斷提速的大環境下,一場國內營業性演出的相關審批時間已壓縮至3個工作日。
“而其中最耗時間的就是關于演出劇本內容的審查。”高雯珺翻翻過往的數據,心里有了大致的預判:根據去年審批數據顯示,區內營業性演出月均審批量近2200場,“既然當下有相當一部分演出暫緩,那么,一旦疫情結束,演出市場恢復時很有可能出現集中申報的高峰”。
如何提前部署、避免扎堆、讓復演的過程更順暢?
“把現在就能做的做起來、做充分”,這是審批部門商討研究的結果。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最耗時的劇本審查”。疫情當下,最適合現在做的,就是提供劇本預審,即對于那些有確定劇本和演出計劃,但未確定演出場地和時間的主辦方,提前提供劇本審查服務。
這項好用、實用的做法,一下子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截至目前,已有兩家經紀公司預約了數個劇本預審服務。
此外,對于因疫情而延期、更換場地的演出申請,審批部門也提供綠色審批通道,避免重復提交材料。
高雯珺介紹說,劇本預審和綠色通道這兩項舉措,就可以在疫情過后將營業性演出的審批時間進一步壓縮至一兩個工作日。
針對新的演出模式,主動介入對接服務
為助力演藝大世界在疫情之后的復演,“店小二”還推出多項舉措:對于節前已提交的營業性演出申請,主動聯系相關主辦方撤回,做好政策解釋工作;推行“不見面”審批,提供電話、微信、郵件等多種咨詢方式,提倡“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
為了讓各劇場、演藝空間和演出主辦方知曉這些新的政策舉措,享受劇本預審和綠色通道服務,自2月10日起,黃浦區文化旅游局主動出擊,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逐一聯系區內劇場和演藝空間,截至目前,已實現區內全覆蓋。同時,根據去年審批的數據,還通知了52家在區內經常申報國內營業性演出的主辦方和經紀公司。
“政府主動推送的這些好用、受用的政務服務,也激發了我們主動作為、主動革新的信心和積極性。”一家演藝經紀公司相關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疫情過后,相信不少觀眾對于密閉空間內的長時間演出需要有一定的心理調試和恢復,據此公司也正探尋創造更多新的演出模式,來陪伴觀眾重新走入、適應劇場。據他透露,黃浦區文化旅游局也正主動對接,努力提供針對性服務。“演藝市場雖然暫時停擺,但政府的提前謀劃、優質服務,讓所有人都看到了春暖花開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