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史競男)《視聽表演北京條約》生效慶祝活動日前在京舉行。活動以“表演的力量”為主題,回顧了條約簽署歷程和中國政府為推動條約生效做出的努力,向全世界充分展示條約的里程碑意義及中國倡導并踐行多邊主義,積極參與國際知識產權事務的良好形象。
活動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采用云錄制形式,圍繞“這里是北京”“誕生”“地位”“影響”“保護”“共享·人類命運共同體”六部分進行,以紀錄短視頻、話題訪談、專家解讀、文藝節目等形式呈現。活動突出原創性,注重國際化,邀請到國內有影響力的歌唱家、舞蹈家、戲曲家、民樂家、雜技家以及來自歐洲、非洲等條約加入國的演員代表進行了豐富多彩的慶祝演出。活動還展示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演員為祝賀條約生效發來的祝福視頻,著名雕塑家袁熙坤設計的條約主題紀念雕塑在活動現場正式揭幕。
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梁言順表示,2012年6月,《視聽表演北京條約》在中國北京召開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保護音像表演外交會議上締結,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中國城市而且是首都北京命名的國際知識產權條約,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近年來中國版權工作成績的充分認同。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表示,《視聽表演北京條約》從國際立法層面對表演者的權利進行了有效確認和完整保護。條約以北京命名,對于樹立首都北京知識產權首善之區的良好形象,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視聽表演北京條約》于2020年4月28日生效。截至目前,已有34個國家批準或加入《視聽表演北京條約》。條約生效后,將進一步激發表演者的創作熱情,促進表演作品的廣泛傳播,推動文化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