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湖南長沙縣八旬老人蔣云祥唯一的兒子蔣忠因病不幸去世。然而,從那時起,蔣云祥老兩口卻多了26個“子女”,每月去看望,還給他們送養老金。這26個人,是蔣忠初中時的同學。接下來,我們就來認識這群有愛的同學,為大家講述這個暖心的故事。
同窗情深 26名同學替兒時玩伴盡孝
快過年了,又到了給蔣忠父母送養老金的日子,同學們合計著準備點過年物資,提前和老兩口吃個團圓飯。
蔣忠同學 楊健: 這也快過年了,他們家的田因為休耕不種了。所以我們買了米和油等生活物資。
孩子穿的鞋,老人用的暖手寶,米面糧油......采購的年貨把楊健的車后備箱塞了個滿滿當當。
蔣忠的父親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多年,不過,楊健一行人一進門,老人就認出了他們。
蔣忠同學 楊健: 快過年了,同學們都過來看望一下您老人家,別激動啦,沒事的。
蔣忠姐姐 蔣來西: 我爸每次都這樣哭,很感動。我媽媽也是,每次看見別人來看她,都是非常感動。
張貼春聯,準備飯菜,同學們分工合作,讓原本冷清的屋子熱鬧了起來。中午,大家圍坐在一起嘮家常,吃團圓飯。
蔣忠同學 楊健: 今天過來可能寓意比平時要深一點,因為快過年了,大家都想和老人聚一聚,聊一聊,把節日氣氛搞起來,讓老人們覺得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與愛同行 同學群定期籌集“養老金”
蔣忠同學們的善舉,受到了媒體的關注,他們也因此獲得了一個社會公益項目的支持,獎金有5000元。借著這次團圓飯,大家就把這筆錢交給了蔣忠的父親。
送到蔣忠父親手里的不僅是這筆獎金。事實上,從蔣忠患病到去世,他的同學們始終都在背后支持著他。
2018年4月,與蔣忠同村的楊健、周大偉得知,蔣忠患上了黑色素瘤,前期治療就花光了家里多年的積蓄,還欠下了數萬元外債,這讓他不愿繼續接受治療。蔣忠的幾位同學商量后,決定發動大家捐款。
蔣忠同學 周大偉: 我們有一個同學群,群里有大概百把號人,我就在群里發了通知,希望大家踴躍報名,結果是一呼百應,第一次籌款48000元,第二次捐款捐了18000元。
當地政府了解情況后,也在第一時間開展幫扶。同學們的善舉、黨委政府的救助加上公益募捐,總共籌集到善款超過20萬元。然而,蔣忠最終還是沒能戰勝病魔,在2019年7月離開了人世。臨終前,他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的父母。
蔣忠同學 李迎: 我說你放心,你的爸爸媽媽有我們同學們照顧。當時他已經講不出話,眼淚都出來了,點點頭。
蔣忠去世后,李迎在同學微信群里發起倡議,為蔣忠年邁的父母定期籌集“養老金”,得到了另外25位同學的響應。從2019年9月份開始,這個名為“與愛同行”的微信群里,26位成員每月籌措2000元,用于蔣忠父母養老。
蔣忠同學 楊青: 不管我們有多少人,哪怕五個六個都是2000元。我們每個人77塊錢,其實男同學的話就少抽一包煙,女同學就少吃一點零食。確實沒其他想法,就是幫一下。
授人以漁 讓這個家重燃希望
同學們說,他們會一直給蔣忠的父母養老到百年。不過,光靠捐助,沒法從根本上改變這個家庭的困境。
蔣忠的兒子小翼今年11歲,失去父親讓活潑好動的他變得內向。對于蔣忠的妻子王獻萍來說,家里的“頂梁柱”倒了,重擔都壓在了她一個人身上。
現在,除了幫忙照顧老人,這26位同學又有了新“工作”,他們要幫助王獻萍掌握養殖技術,讓他們家重燃生活希望。
丈夫去世后,王獻萍一邊照顧老人孩子,一邊在家里養殖雞鴨維持生計。蔣忠的同學楊健是一名獸醫,他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積極幫助王獻萍搞養殖。現在,王獻萍養的五十多只雞,再有不到一個月就能上市了
除此之外,在這些同學們的推動下,蔣忠的孩子申請到了每年2000元的助學金,一家人的生活正在轉好。而各方善心的匯集也讓這個家庭心懷感恩,蔣忠去世后,家人捐獻了他的眼角膜,給他人帶去了光明。
蔣忠妻子 王獻萍: 我老公生病的時候,很多人幫助了他。他過世本來打算把遺體捐獻的,因為癌細胞布滿全身了,唯一可以用的就是眼角膜,給社會回報一下,因為我也沒什么能力去回報社會,我們得到太多太多人的幫助了。他生病期間,好多人幫助他,他同學、親戚、朋友包括社會上不認識的人都幫助他。
善心變善行 需要更多帶頭行動者
老人的26個“子女”,是兒子蔣忠有限的生命里最珍貴的同學情,更是這個家庭幸運的“意外親情”。他們對老人的愛,具體、真摯,而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僅僅給予這個家庭溫暖的關愛,還給了這個家庭可持續的幫助。
其實公益、慈善并不在于捐出多少錢,而在于把很多人心底的都有的那份善心、善念變成切實的行動,所以從這個意義說,要感謝他們同學群里那位李迎同學,是她起了這個頭。從那么多同學的快速響應看得出來,“伸出手幫一把”這個念頭在很多人心里都有。希望我們都可以更主動去做那第一個把善心變善行的行動者。(總臺央視記者 謝寶軍 王小龍 韓勇 莫小欣 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