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國防 > 正文

從“霓虹哨兵”到“霹靂尖兵”

來源:人民日報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19-11-04 09:37:40

  “好八連,天下傳。為什么?意志堅。為人民,幾十年。拒腐蝕,永不沾……”1963年建軍節之際,毛澤東同志創作了這首《八連頌》,贊揚負責上海南京路警衛任務的解放軍某部八連官兵。那年,這支連隊剛被國防部授予榮譽稱號——“南京路上好八連”。

  如今,八連營區“霓虹哨兵”雕塑前,每天早、晚間官兵們都會齊聲背誦《八連頌》。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八連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南京路上好八連”,已經成為人民軍隊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

  不吃萊陽一個梨

  1964年的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讓“南京路上好八連”家喻戶曉。新中國成立前的上海,被稱為“十里洋場”“冒險家的樂園”。面對各種糖衣炮彈,八連官兵入城后,每天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學習《入城公約十大守則》,身居鬧市卻一塵不染,鑄就了“南京路上好八連”精神。

  “一個連隊連著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傳承一種精神。”這句贊揚,被上海市民口耳相傳。

  “‘拒腐蝕、永不沾’、堅持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些八連的傳統從沒變過,已經內化為連隊的精神。”指導員王鴻緒說。

  走進“南京路上好八連”事跡展覽館,一幅名為《不吃萊陽一個梨》的畫作吸引了記者。這幅畫描繪的是八連駐扎在萊陽期間,梨園里都是黃澄澄的大梨,指戰員在周邊學習訓練,休息時間幫群眾干活,卻從不吃群眾一個梨。

  今天的八連,依舊保持著這樣的好傳統。一次,八連官兵承擔重要會議安檢任務。戰士趙占峰在涌動人群里,看見一名球星從自己的哨位通過。

  標準的軍禮、規范的執勤用語,官兵們表面平靜,內心卻波濤洶涌。畢竟,20歲的年紀,不僅崇敬英雄,也喜歡明星。然而,與偶像的這次接觸,不止擦肩而過那么簡單。

  “籃球屬于限帶物品,沒有證明不能帶入。”官兵們發現該球星團隊帶著許多未經報備的籃球。

  “這些籃球做活動用,不能少,可以送你們每人一件簽名球衣和合影,能否通融一下?”隨行的工作人員與官兵們商量。

  “不行,請配合工作。”官兵們斬釘截鐵。最后,在八連戰士耐心解說下,工作人員配合地把籃球存在了寄放點。

  “偶像、合影、簽名球衣,這些我喜歡,”趙占峰小有遺憾地說:“但八連的兵,不讓做的堅決不做。這是鐵規矩,絕對沒商量。”

  繁華的南京路上人頭攢動,陸家嘴的高樓鱗次櫛比,外灘的西洋建筑燈光璀璨……新時代的八連,立足上海發展建設成就,對官兵進行思想教育。走進中共一大會址,重溫入黨誓詞;走進上海中心,看高樓大廈詮釋的中國奇跡;來到商飛公司,看國產大飛機C919的技術創新……卓越的發展成就,讓官兵們更加堅定了對黨和國家的忠誠。

  “時代在前進,但不變的是堅守初心、薪火相傳的精神特質;形勢在改變,但不變的是對黨忠誠、一塵不染的政治品格。”八連所在營教導員范中培說。

  “三件寶”傳了42代

  1961年,上海市場蔬菜供應緊張,八連將種植的蔬菜“菜葉送給群眾,菜根留給自己”,一時傳為美談。

  如今,上海經濟發達、物資供應充足,八連官兵依舊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將錢物捐助給更需要的人。接續幫助和照顧殘疾人胡紅根43年,當年他稱八連官兵為“解放軍叔叔”,如今官兵們叫他“胡伯伯”。連續資助山東沂水龍家圈中心小學27年,在他們心中播種下對“大山之外”的憧憬……

  幾十年過去,八連“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從未褪色。

  營房內,三個黑色箱子引人注目,箱子上面分別寫著“木工箱”“理發箱”“補鞋箱”。

  “別小看這幾個工具箱,這可是我們的‘三件寶’,已經傳了42代!”戰士雷鈞煜介紹,每個月的10日和20日,是八連的“服務日”,連隊的“為民服務隊”會帶著理發、補鞋和針線包等工具,在南京路上開展公益服務。這一傳統,在八連持續了37年,風雨無阻。

  每到服務日,許多市民會專程來到南京路。“我每次都坐一小時的地鐵過來,不為補雙鞋、縫衣服,就是想來看看這些熱心腸的小伙子。”在為民服務現場,一位老奶奶告訴記者。

  8月10日,超強臺風“利奇馬”在我國東部沿海登陸。那天,上海最高風力達到9級,暴雨傾盆而下。

  “這么大的臺風,大多數人都不會出門,公益服務還要不要去?”領導征求官兵意見。“為民服務是我們和群眾的‘約定’,不能因為臺風就爽約。”“為民服務隊”官兵們態度堅決。

  頂著大雨,“為民服務隊”來到南京路,看見了暖心的一幕:十幾位熟悉的市民撐著傘,守候在服務地點。那一刻,幾個戰士眼眶都濕了。

  “這時候才更懂,傳承‘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一種責任。為了這份責任,再苦再難也值了!”為民服務隊隊長謝子康感慨。

  八連官兵的“四股勁”

  從野戰軍到執行警衛任務后,八連官兵收起了打仗的“野”勁,認真保衛群眾安全。

  2017年4月25日,在“南京路上好八連”命名54周年之際,連隊所在旅由摩托化步兵向特種作戰兵轉型。一夜之間,八連由步兵的“行家里手”,變成了特種兵的“門外漢”。

  “沒有教材、沒有經驗、沒有場地,‘霓虹哨兵’想要轉型成‘霹靂尖兵’,是真難!”連長吳興虎說。但八連并沒有被挑戰難住,而是從難從嚴,練就過硬本領:開展扛圓木、抗眩暈、抗高壓、耐寒耐熱等挑戰生理和心理極限訓練;結合軍事演習和瀕海訓練,組織官兵在生疏地形、惡劣海域開展戰斗攀爬、水上救援等課目訓練……

  去年11月,皖東腹地。八連派出小隊參與旅里組織的比武,負重30公斤,行軍近80公里。4天時間,官兵們每天睡不到2小時。

  考核的最后一個課目,是8公里武裝奔襲。“當時連隊派出12名官兵,有8名腿抽了筋。我們克服困難,繼續奔襲,最后拿了第一名!”參與考核的八連戰士尤軼帆驕傲地說。

  今年6月底,八連所在旅組織軍官考核,一天內要進行七課目聯考。

  前一天夜里,吳興虎工作到凌晨4點多,匆匆睡了一會就起來參加考核。正午時分,上海氣溫高達37攝氏度,訓練場悶熱得如同蒸籠。在最后一項——負重5公里跑課目中,距離終點還剩10米時,吳興虎眼前一黑,摔倒在地。戰友們紛紛跑來攙扶,吳興虎卻擺擺手:“不用扶!”

  10米的距離,對此時的他來說,更像是一段漫長的征程。吳興虎堅持爬著到了終點,還吶喊出“八連必勝”的口號。伴隨著戰友的歡呼聲,他趴在地上暈了過去。

  為什么那么拼?吳興虎笑著答:“我是八連的主官,遇到困難輕言放棄,那就是抹黑,以后咋帶兵?”

  在“南京路上好八連”事跡展覽館,講解員介紹到八連的“四股勁”:永不服輸的拼勁,與對手搶時間拼速度的急勁,跟自己“過不去”的較勁,倒也要向前倒的沖勁。這四股勁,八連全體官兵身上都有。

  八連營區廣場上,記者見到,“霓虹哨兵”雕塑上鐫刻的《八連頌》熠熠生輝:“紀律好,如堅壁。軍事好,如霹靂。政治好,稱第一。思想好,能分析……”這些優良作風,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地傳承著。

???a??é??è?1??¨??μa????°a??é?1é?3?°???μa??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十大国产精品污污污 | 日韩在线猛人视频 | 一级a一级a国产爰片免费免免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亚州十八禁免费不卡在线视颖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