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國防 > 正文

雙航母離中國越來越近 殲-15亟需改進升級

來源:觀察者網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19-11-24 17:50:11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本周對于中國軍事愛好者而言,中國的第一艘國產航母離開大連造船廠,搭載包括殲-15在內的艦載機,南下穿越臺灣海峽,前往海南三亞的海軍基地,進行跨區海上訓練和海上科研測試任務,對于進入尾聲的首艘國產航母研制進程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事件。

  南海航母戰斗群的常態化

  11月14日,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再次啟程,離開大連造船廠開始第九次試航。這次試航中,航母甲板上沒有出現任何此前海試中多次出現的殲-15、直-18預警機等艦載機模型。外界最初認為,這應該又是一次在黃渤海水域持續一周左右,最多半個月的普通試航工作。

國產航母的每一次試航都牽動大家的神經

  然而各方回報的消息很快表明國產航母的這次出航“有大新聞”:先是11月17日上午,中國臺灣方面證實,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及其護航艦艇組成的編隊由北向南編隊自東海航入臺灣海峽,期間美、日軍艦在后尾隨,而臺軍也自稱派出艦、機進行監控與應處;隨后是當天下午,中國海軍發言人程德偉介紹,我國第二艘航母在當天順利通過臺灣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科研試驗和例行訓練。這次組織國產航母跨區開展試驗和訓練,是航母建造過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針對任何特定目標,與當前的局勢無關。

  在爽快地公開了國產航母的行程后,中國海軍罕見地在第一時間公布了國產航母本次出航中的一系列畫面。隨后在11月19日,三亞附近海灘的游客拍攝到首艘國產航母在近海航行的畫面,而衛星照片則顯示該艦在接近中午時來到了之前停靠過遼寧艦的海南某港口的碼頭上。在靠港之時,航母甲板上共停放有7架殲-15艦載戰斗機和3-4架艦載直升機,顯示該艦在出港后接收了來自海軍艦載機部隊從岸上機場起飛的飛機,隨后才穿越了臺灣海峽。

在央視公布的畫面上,已經有殲-15艦載機出現在甲板上

  也就是說,從14日離港到19日抵達海南三亞的5天時間里,首艘國產航母至少進行了包括艦載機著艦(當然大概率同時有艦載機起飛科目),單艦航行操縱,編隊航行和隊形變換,編隊戰備等級提升和戰備解除等多項訓練科目。考慮到航母編隊南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與美、日、臺軍發生接觸,加上今年早些時候我海軍艦艇編隊還與臺灣方面的船只發生了摩擦,解放軍海軍編隊在穿越臺灣海峽的過程中必然會高度戒備,以確保編隊行動萬無一失。從這個角度說,這次國產航母的“例行訓練”又帶上了十分濃郁的實戰意味。

多艘052D和054A驅護艦為航母南下護航

  有關首艘國產航母何時能夠正式入列服役的猜測,從該艦首次試航之時就有了不同的版本。特別是進入2019年,當國產航母已經經過多次系泊試驗和航行試驗,具備完全自航能力的時候,因為恰逢人民海軍建軍70周年和國慶70周年,就有不少推測認為首艘國產航母可能會效仿2014年提前入役的海軍“昆明”艦一樣,在重大儀式性任務節點之前選擇交艦入列,甚至參加海上閱兵式,向全世界展現中國海軍的雙航母艦艇編隊。

  但最終國產航母的海試進程并沒有因為任何的重大活動發生變化,完完全全走了自己的“節奏”,這也是中國艦艇工業一切遵循科學規律、不搞形式主義和獻禮工程的新時代精神體現。畢竟參加閱兵“走個過場”對現役艦艇來說沒啥,對還在試航中的艦艇而言,對其試驗調整的進度的打亂以及戰斗力形成的影響無疑有著不小的影響。

  操縱如此大型的艦船進行長距離航行,并且和多艘海軍艦艇組成編隊共同行動,這顯然不是船廠人員能夠駕馭的。盡管首艘國產航母至今尚未正式交艦入列,但按照解放軍的慣例,相關艦員對于航母裝備的熟悉和操作學習早已開始。特別是國防部將此次國產航母的南下行動稱為“科研試驗和例行訓練”,充分表明涉及首艘航母戰斗力形成的諸多訓練科目早在航母的試航過程中就已經在進行,而照此進度推測,國產航母在正式交付入列后的戰斗力形成速度將顯著快于此前在服役后依然長期進行科研實驗,同時探索中國航母作戰使用方式方法的“遼寧艦”。

甲板上的艦載機顯示出此次南下的實戰意味

  說到航母的戰斗力生成,就不得不提到外界一直關注的中國海軍艦載機生產交付工作。在此次南下的國產航母上,外界發現了多架使用全新涂裝,同時采用兩位數編號的殲-15艦載機隨艦出航。因此有不少猜測聲稱,這就標志著為首艘國產航母生產的新一批次殲-15戰機已經成軍服役。不過這一涂裝在建國70周年閱兵式上就已經正式亮相過,只不過當時尚未全面推廣,只有受閱飛機使用新涂裝,而包括閱兵備用機在內的多數殲-15仍然使用老涂裝。僅從涂裝來推斷這批戰機是新批次的證據并不充分,也缺乏足夠的說服力,這幾架參與試驗的殲-15,更有可能還是之前在遼寧艦上訓練使用的殲-15戰機。

在國慶閱兵期間,已經有人發現殲-15開始更換新涂裝了

  在遼寧艦服役后的幾年內,隨著殲-15戰機完成了上艦試驗和最終定型,第一批用于遼寧艦上使用的殲-15戰機也相繼生產,交付給了海軍第一支艦載戰斗機部隊,作為海軍航母艦載機部隊的種子,這支部隊不僅需要進行作戰訓練,摸索戰法訓法,還要承擔最重要的艦載機飛行員培訓任務,為第二艘乃至更后續航母上的艦載機部隊積累飛行員、艦載機整備人員以及指揮調度人員。由于雙座型殲-15最終沒有投產入役,因此培訓任務只能讓新學員先駕駛教-9G熟悉艦載機起降的基本操作,再駕駛單座型殲-15進行實際訓練。

  為了滿足兩艘航母艦載機部隊的培訓需求,除了量產型的殲-15戰機,之前用于定型試驗的幾架殲-15原型機以及教-9G也常年駐扎在海軍艦載機陸上訓練基地內,為不同階段的艦載機飛行員提供訓練平臺。由于飛機數量大大超出了訓練基地的最初計劃,以至于為殲-15修的24個機棚無法容納全部的飛機。從衛星照片上看,經常有一個大隊的教-9G教練機和2-3架殲-15停放在機棚外面。在遼寧艦剛服役的時候,由于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不足,盡管殲-15戰機交付了不少,但真正上艦的數量有限,出現了尷尬的“裝備等人員”情況;而如今有了足夠的艦載機飛行員,首艘國產航母在新一批次艦載機交付之后,形成戰斗力的速度就會快得多。

可以看到除了雞棚之外,還有許多“編制外”的戰機露天停放

  在第二艘國產航母也就是國產彈射型航母服役之前,兩艘滑躍起飛/阻攔著艦的中型航母及裝備的接近50架殲-15戰機的性能自然是海軍航母戰力的核心。由于殲-15的發展脈絡原因,該機的航電和機載武器水平基本上相當于在殲-11B的基礎上整合了部分殲轟-7A的對海/對地攻擊能力,其平板縫隙雷達和PL-12/PL-8的空空導彈組合在當下也已經不算先進,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升級也是大勢所趨。考慮到中國空軍已經開始進行給殲-11B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新一代電子戰系統的嘗試,相信當條件成熟后,類似的改進升級也會應用在現有的殲-15以及未來裝備第二艘國產航母的彈射型殲-15戰機上的。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先锋影音国产三区 |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免费 | 在线国产日韩欧美播放精华一区 | 亚洲欧美久久_区二区 | 伊香蕉大综综综合久久 | 亚洲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