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21時20分,在空軍航空大學初訓基地某團機場,空軍第11批11名女飛行學員首次展開夜間全程使用跑道標志燈著陸訓練。
夜幕下,在一架架教練機前待命的女飛行學員們英姿颯爽。“開機!”隨著塔臺指揮員一聲令下,女飛行學員苗玥率先駕駛戰機升空。緊接著,其余10名女飛行學員分批次駕機滑出跑道,直奔目標空域。
據介紹,以往空軍女飛行學員都采用探照燈輔助照明進行夜航飛行訓練,飛機在起降過程中能夠清晰辨別起降位置和飛機姿態。但這種方式,不利于提高飛行學員技戰術水平,更與一線作戰部隊訓練脫軌。按照新一代空軍軍事訓練大綱組訓要求,取消探照燈輔助照明、改用跑道標志燈進行著陸訓練,更加貼近實戰,能夠全面提升飛行學員夜間作戰的適應能力。該課目訓練對女飛行學員精準掌握飛機姿態、尋找跑道位置、判斷離地高度以及接地時機等提出挑戰。
為解決夜航飛行訓練課目風險高等難題,該團黨委多次召開夜間指揮研究會制訂飛行計劃。他們反復聯審飛行計劃、詳細評估風險隱患、逐項制訂預防措施,多角度把控參訓人員思想、身體和技術狀況,為女飛行學員順利開展夜航飛行訓練奠定了基礎。經過前期的地面演練和座艙實習,這批女飛行學員基本掌握夜航飛行訓練的駕駛技術,初步具備利用標志燈著陸的能力。
500米、300、100米……隨著一連串緊張有序的操作,苗玥將飛機穩穩地降落在跑道上。走下戰機,她激動不已:“雖然降落時以標志燈為參照讓跑道顯得很窄,但按照要領操作就很順暢自然,更加堅定了我練好夜間飛行的信心。”
3月14日凌晨,隨著最后一架飛機平穩降落,本場次夜航訓練任務結束。空軍第11批11名女飛行學員除完成全程使用標志燈著陸訓練外,還先后進行了過載感知、低速飛行、大坡度盤旋等實戰化課目訓練,成績全部達標。(殷貴雙、記者李建文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