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夏日,雨后放晴。記者來到第74集團軍某旅主題教育專題教育準備會現場。
“本以為機關就走個過場,結果宣傳科科長和覃干事連課后討論都一同參加,真是太給力了。”回憶起主題教育第一專題的場景,五連指導員嚴龍關笑著對記者說,這是旅里今年探索開展主題教育新路子出現的新景觀。
“主題教育覆蓋全員,必須人人參與,不漏一人。”該旅領導介紹,今年黨委議教會上,大家集思廣益,決定結合黨委機關“常委包營、科連掛鉤”計劃安排,要求機關全員走進基層營連,全程參加主題教育,營連嚴格建立人員登記,如實填寫情況反饋,第一時間報備通報。
到連隊上課?連隊能歡迎嗎?當聽到機關干部要到掛鉤連隊參加主題教育的消息時,該旅部隊管理科參謀梁旭杰心里打了不少問號。由于機關人少事多、業務繁忙,集中教育第一天,他就因手頭工作忙沒有參加。
讓梁旭杰沒想到的是,集中教育第二天,包括他在內的3名機關干部,就因無故未參加基層教育在旅交班會上被點名批評,一并被點名通報的還有個別“躲后排”“聽課不專心”的干部。
一石激起千層浪。過去,機關干部大多以主題教育“巡視員”的身份出現,上上大課就能“過關”;這一次變身為“聽課人”,讓不少機關干部一開始并不適應。
“至于這么較真嗎?我倒要看看連隊的主題教育究竟搞些啥!”同樣在交班會上被點名的紀檢監察科干事王毅,帶著“挑刺”的態度來到自己掛鉤的九連。只見課堂上,九連指導員袁夢陽生動講述著這支英模連隊榮譽室中陳列的防毒面具、榮譽錦旗等一件件“傳家寶”背后的動人故事。隨后,官兵們面對榮譽牌匾重溫入伍誓詞,3名戰士即興暢談連隊改革重塑后的奮斗歷程。這份鮮活豐富的主題教育“套餐”,讓王毅不僅沒挑出毛病,反倒直言“解渴”。
“以前對掛鉤連隊的了解,大多限于一般性工作,相對比較膚淺。”他感慨地說,“通過這次參加主題教育,我深切感受到這支英雄連隊的連魂所在,更看到英雄接力有來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奮。”
夜黑如墨,六連指導員胡泉的房間卻遲遲沒有熄燈。把財務科科長楊彪的名字列入主題教育參加人員花名冊后,他的內心有些忐忑。他反復研磨第二天的授課教案、互動環節、課件素材,在腦海中反復預演授課場景后,這才上床休息。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天課堂上,戰士們踴躍發言、思考深入,氣氛十分活躍。“這是我聽過指導員上得最精彩的一課!”上士李錦煌說,機關干部全員下連參加主題教育,對基層主題教育落實就是一種無聲的督導,教育質效明顯提高。
“主題教育大課,集合優勢資源,全旅統一組織;小課及配合活動,發揮營連智慧,機關干部下連參加。每個季度只要集中用好兩三天時間,就能有效促進主題教育全覆蓋、全落實。”該旅政治工作部主任陸軼介紹,機關基層良性互動、雙向監督,正有力推動主題教育換擋升級,機關基層關系更加緊密,官兵練兵備戰熱情高漲。(記者 陳典宏 通訊員 譚振 葉津華)
微議錄
結出“金果子”,方為“金點子”
■第74集團軍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 陸軼
主題教育連續三年頻道不換、焦點不散,旨在切實讓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讓奮斗強軍成為價值追求。隨著主題教育的深入開展和經驗推廣,無論是主打“短、平、快”的“微教育”,還是注重“新、趣、活”的“舞臺課”,都在增強教育時代性感召力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少數單位有重過程輕實效的不良傾向,忽視了對教育質效的跟蹤督導;一些官兵圖新鮮、看熱鬧,教育到邊到底不夠、入腦入心不多。為此,旅里要求機關干部全員走進基層營連,全程參加主題教育的做法,有效減輕了機關督導教育落實的壓力,提升了基層干部組織教育的能力。此舉之所以能夠“落小子而贏大局”、機關基層都受益,其根本就在于找到了適合單位土壤的“金點子”,最終落地生根,摘得“金果子”。
主題教育好不好,關鍵看實效。教育籌劃者要始終把教育效果放在第一位,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不斷探索推進主題教育形式與內容的創新,真正讓每名官兵成為紅色基因的傳承者、播火者,為強軍事業集聚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