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鯤鵬”展翅入云霄——來自空軍航空兵某團的報告
從馳援武漢架起中國抗疫的“空中走廊”,到援外抗疫為全球防疫做出中國貢獻;從數次接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到跨洲飛行不斷擴大中國“朋友圈”……列裝運-20以來,中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不斷延伸新航跡,展示了中國空軍的“鯤鵬”之翼。
在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之際,習主席強調,“努力把人民空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空軍”。這個接裝運-20不久的空軍航空兵團隊,從此有了更為明確的目標方向——提升中國空軍戰略投送能力。
“運-20列裝以來,我們考慮的首要問題便是如何駕馭新戰機迅速融入新體系,真正為打造出一支過硬的戰略空軍提供支撐。”團長李彥深知將要面對的挑戰。該團著眼實戰需求,努力把各項訓練向體系作戰靠攏。
中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運-20飛機在復雜氣象條件下進行雙機編隊飛行訓練(2020年12月9日攝)。新華社發(張猛 攝)
這也倒逼著飛行員的能力拓展進入加速度。“以往飛行員只管飛行,現在還要兼顧領航、通信等數項工作。飛行員需要全盤考慮問題,包括飛行的每一個細節。”有400多小時飛行經驗的王羽灝感到了本領恐慌。
駕馭大國“鯤鵬”的每個機組都是一個作戰單元,必須人人技術精湛、能力過硬。為了對接未來實戰的要求,王羽灝和戰友們在磨煉自身能力的同時,也努力探尋著戰機性能的邊界值。一次次近乎極限的訓練,給了他們勝戰的底氣。
中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組織運-20飛機進行高原飛行訓練(2020年4月11日攝)。新華社發(鐘逸桂 攝)
助力抗疫
前不久,為支援上海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這個團數架運-20連續出征,把軍隊抽組的衛勤力量從全國各地空運至上海。
中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運-20飛機滿載軍隊醫療隊人員和物資抵達武漢天河機場(2020年2月17日攝)。新華社發(龍德勇 攝)
那一天,這個團機長教官、特級飛行員張磊駕駛運-20,搭載上百名軍隊醫護人員和大量救援物資降落天河機場的照片,迅速刷屏,極大地提振了全國人民的抗疫信心。時至今日,提及此事,張磊依然感慨不已:“那一刻,全國人民仿佛都與我們在一起,成了‘鯤鵬’團隊的一員!”
在團榮譽室,一張標有紅旗的航跡圖格外醒目:湯加、俄羅斯、韓國、馬爾代夫、泰國、所羅門群島、緬甸、斯里蘭卡……這個“鯤鵬”團隊,正將航線延伸向廣闊的世界。
2022年1月,南太平洋湯加王國洪阿哈阿帕伊島的海底火山突然噴發。應該國關于火山災害救援的請求,中國派遣2架運-20向湯加運送救災物資。接受任務后,這個團飛行員周函和戰友們駕駛運-20,搭載飲用水、帳篷、無線電通信設備等數十噸應急和災后重建物資,晝夜兼程,將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傳遞給湯加人民。
一次次領命出征,一次次不辱使命,人民空軍、大國“鯤鵬”成為展示中國軍隊形象的“名片”,擴大了中國“朋友圈”。
中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運-20飛機進行釋放干擾彈訓練(2020年12月10日攝)。新華社發(張猛 攝)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軟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體,=""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擔當大國空軍使命,需要完成好一次次具體的飛行任務。”團政委倪明說。作為彰顯空軍戰略投送能力的重要力量,這個團出色完成了聯合國維和行動、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多國聯合軍演等多樣化運輸任務,航跡延伸至境外多國,不斷續寫著中國空軍的“鯤鵬”故事。(參與采寫:李晨、龍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