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美國加緊向中東派遣航母、隱形戰機,明里暗里對伊朗進行空襲威脅。對伊朗來說,最有力的防空武器除了地空導彈,就是以F-14“雄貓”為骨干的戰斗機。盡管該機原產美國,但伊朗空軍仍視其為“撒手锏”,不惜代價實施翻新和升級。
“巴貝伊工程”
英國《國際航空》最新披露,盡管伊朗空軍仍有62架F-14,但長年作戰與飛行損耗,其中約三分之二喪失戰斗力。2006年,美國海軍開始退役F-14,伊朗飛機工業公司抓住機會,利用各種渠道購進零部件,然后對本國F-14進行深度維護。“自那時起,我軍的‘雄貓’出勤率逐漸提高,從2005年的6架增至2018年的24架,”前伊朗空軍自給自足部圣戰部副部長薩伊德·哈桑米說,“但可惜的是,具備完全作戰能力(FOC)的‘雄貓’沒有顯著增加。”伊朗空軍稱,2005年符合FOC標準的F-14僅為5架,2018年增至7架。奧地利航空專家湯姆·庫柏說:“這意味著,伊朗現有24架可升空的‘雄貓’中,只有7架能執行空中攔截任務。”他透露,F-14之所以“能飛不能打”,是因為AWG-9機載火控雷達出了問題,“50年前研制的雷達到了必須更新換代的時候,要想讓‘雄貓’重煥青春,必須對雷達及其武器系統升級”。
2008年起,時任伊朗空軍司令沙赫薩菲準將批準“巴貝伊工程”,授權伊朗飛機工業公司對F-14進行翻新升級,提高該機武器火控系統的性能,增加遂行正常戰備任務的飛機數量。工程進行中,伊方人員發現收集、購買F-14各種儀表、機體配件、液壓零件甚至發動機都不是什么難事,難就難在為老舊的AWG-9雷達及其他導彈武器尋找替換零部件。“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庫柏說,“然而他們還是設法解決了,具體辦法是鼓勵伊朗私人承包商研發、生產新型零部件,據說效果還不錯,新零件不僅在尺寸上比老零件有所縮小,而且性能更是遠遠超過美國原產的老零件。”
檔案顯示,尾翼編號3-6049的F-14是第一架投入“巴貝伊工程”翻新升級的樣機。2008年12月30日,該機從位于伊斯法罕的第8戰術戰斗機基地(TFB-8)飛至德黑蘭的邁赫拉巴德國際機場,隨后又被運輸車運送至附近的第1戰術戰斗機基地(TFB-1),從伊朗全國遴選的最優秀航空工程人員在那里組建了“邁赫拉巴德翻新中心”,并做好一切開工準備。2009年元旦過后的第三天,一架C-130E運輸機將一隊陣容強大的技術專家送到德黑蘭,大巴車用遮陽簾遮擋著車窗,把專家們送到翻新中心。隨后,專家組接管了所有翻新和升級事項,并嚴格對外保密。“到頭來,伊朗飛機工業公司完全淪為配角,他們的任務只剩下向翻新中心提供各種零件,”知道內情的哈桑米透露,“不管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只要翻新中心有需要,伊朗各部門都必須設法弄來。”
F-14AM全新亮相
在過去十來年間,翻新中心形成了規范化的F-14飛機翻新升級流程。第一步,專家組先將飛機大卸八塊,然后對機身各段以及機載各系統的老舊零部件進行逐一更換和升級。這些零件中,最重要的是伊朗私人承包商提供的843件AWG-9雷達部件,更換完成的“雄貓”飛機重新變得“耳聰目明”起來,而一架“雄貓”的翻新工程約需要三年,完工的飛機被賦予“F-14AM”的新代號,其中“M”即“現代化改裝”之意。2012年1月18日,一身嶄新“小亞細亞II”迷彩涂裝的3-6049號F-14戰斗機在伊朗空軍參謀長見證下完成首次驗證飛行,隨后被分配至第81戰術戰斗機中隊(TFS-81)。接下來,第8戰術戰斗機基地的F-14大修中心也加入“雄貓”戰斗機的翻新工作,從2013年到2016年共完成四架飛機的翻新和升級,目前仍有三架飛機處于翻新進程中。
根據伊朗空軍的說法,完成翻新升級的F-14已被最大限度挖掘出作戰潛力,再搭配伊朗新型國產導彈,戰斗力不弱于它很有可能面對的敵人——美國海軍航母上的F/A-18“大黃蜂”艦載機。(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