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落下帷幕的“坦克兩項”中,我軍參賽隊伍盡管發揮失誤,無緣決賽,但在單車賽中依舊刷新了比賽的記錄。而作為一場以增進各國軍事交流合作為主要目的的比賽,名次也絕非是我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不過,“坦克兩項”中,我軍派出的96B也并非是我國最先進,性能最好的主戰坦克。很多網友都表示,為什么我們不派出國內最先進的99A主戰坦克,參加“坦克兩項”呢?
99A主戰坦克
事實上,在比賽中,俄軍派出的T-72B3M也并非是俄羅斯最先進的坦克,而96B在性能上和T-72B3M差別不大,可以說是同一級別的裝備。如果我們派出99A這種先進坦克去“砸場子”,俄方顯然是不會同意的。
T-72B3M主戰坦克
事實上,“坦克兩項”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俄羅斯為了推銷坦克,借此機會展示其坦克的性能。無論是T-72B3M還是本次比賽登場的T-80UE1,都是對舊型坦克的改裝升級版本。這樣的坦克對于那些大量裝備蘇式坦克的國家來說很有市場。如果比賽中被別人比下去了,那今后的生意還怎么做?
ZTZ-96B主戰坦克
而“坦克兩項”也是96B的一個“試驗場”:作為一種尚未定型交付部隊的升級版坦克,96B的優秀性能在比賽中已經得到了充分展示,將來很有可能進入我軍服役。而99A則會逐漸取代99式坦克,成為我軍下一代的主力主戰坦克。那么99A的性能究竟如何呢?局座在本期《張召忠說》中為大家進行了詳細解讀。
作為中國最先進的主戰坦克,99A主戰坦克的優秀性能是毋庸置疑的,在世界上也屬于頂尖水平。無論是火力、防護、機動性,還是觀瞄、火控和信息化,99A都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這樣的成果無疑是非常喜人的——除了美國、俄羅斯和德國之外,中國也能夠造出世界一流的主戰坦克!
ZTZ-99A主戰坦克
99A主戰坦克仍然使用125毫米滑膛炮,彈藥可以和99式、96A通用,降低了后勤壓力。盡管125滑膛炮在實戰中一度被認為難以擊穿美英坦克的裝甲,但這主要是因為彈藥性能不足的原因。搭配新型穿甲彈后,125滑膛炮仍然是一種威力十足的坦克炮。
T-14主戰坦克
目前,俄羅斯最先進的T-14“阿瑪塔”主戰坦克,也還使用125毫米口徑的滑膛炮,只是進行了升級改進,使其能夠發射最新型的貧鈾穿甲彈。我軍的99A在發射新型穿甲彈時,完全可以與西方國家裝備120毫米滑膛炮的先進坦克抗衡。
豹2A5主戰坦克
而在防護方面,與豹2、勒克萊爾等坦克的“空心裝甲”不同,99A的炮塔正面有著超過1米的物理厚度。根據官方報道,在搭配新型爆炸反應裝甲和附加裝甲時,99A的炮塔抗穿、抗破能力均達到了1000毫米以上,與英國“挑戰者”2、美國M1A2這些以防護能力著稱的坦克不相上下。
T-80U主戰坦克
處于多(JIA)個(GE)方面的考慮,99A沒有采用M1A2、T-80等坦克的燃氣輪機作為動力,而是仍然采用柴油機作為動力來源。燃氣輪機能夠賦予坦克極佳的速度和加速能力,T-80甚至被稱為“飛行坦克”,但是燃氣輪機的涉水能力較差,必須進行相關準備才能涉水,對坦克的通過能力有一定影響。而1500馬力的柴油機也已經能夠保證99A的機動能力。
10式主戰坦克
在網絡上始終流傳著一個有趣的話題,即將99式甚至99A與日本的10式坦克對比。事實上,10式坦克的設計理念與99A完全不同,而是更接近于我國最新的15式輕型坦克。兩者都強調在山地丘陵環境的機動能力,采用重點防護的設計理念,從而最大程度的降低坦克的戰斗全重。
日本90式主戰坦克
武器裝備的設計,首先要滿足軍隊的作戰需求。在10式之前,日本也曾經裝備了和豹2類似的90式主戰坦克。但90式坦克只部署在北海道地區,事實上是專門用于應對蘇聯入侵的特化武器裝備。從這個角度看,雖然10式的性能并非是世界頂尖的,但在日本多山的環境里,99A、M1A2等主戰坦克的作戰性能未必就比10式更強。
59式中型坦克
在坦克的發展上,我國曾經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困難時期,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制造的先進坦克只能出口到其他國家,自己的軍隊卻沒有錢采購。直到今天,仍然有大量的59式坦克在我軍服役。但這些外貿型號的坦克仍然為我國培養了一支坦克研發團隊,為未來發展新型坦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外貿的VT-4主戰坦克
但必須指出的是,相比傳統的坦克大國來說,我們的經驗還有很多不足,缺乏積淀。美國M1主戰坦克早在1981年就已經量產服役,德國豹2主戰坦克則在1976年裝備部隊,遠遠早于我國的新型主戰坦克。當然,后來者可以“摸著石頭過河”,無疑具備更大的后發優勢。但為了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我們的研究人員也經歷了令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經歷。
M1A2主戰坦克
就在不久之前,美國國會已經批準了最新的對臺軍售案,即將向中國臺灣地區出售一批M1A2主戰坦克。盡管這些坦克并不能影響我國維護祖國統一的決心與能力,但每一種敵方的先進武器裝備在實戰中都可能給我軍造成更大的損失。以目前我軍兩棲作戰的裝備而言,M1A2的戰斗力著實不可小覷。
美國“斯特賴克”裝甲車
隨著戰爭的不斷進化,以美軍為首的一些國家開始注重全球部署,在這樣的思路下,那些重達六七十噸的主戰坦克無疑難以滿足運輸機空運甚至空投的條件。在未來戰爭中,坦克的發展又會走向何方呢?只有時間能給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