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又受到颶風“多里安”的影響,美國總統特朗普為此還取消了波蘭之行。
在此之前就有媒體報道,特朗普建議用核彈炸颶風以阻止其襲擊美國。報道稱,特朗普曾在白宮的颶風簡報會上稱,“它們(颶風)從非洲海岸開始形成,當它們穿越大西洋時,我們就在颶風眼投射一顆核彈阻擋它。我們為什么不能這么做呢?”盡管后來特朗普就此事專門做出辟謠,但依然引發了民眾的廣泛熱議。
“用核彈炸颶風,我只能說這腦洞太大了。”有網友說。然而用核彈炸颶風的這個腦洞到底開得有多大呢?
瘋狂想法之前就曾出現
夏秋季節,正是北半球遭受臺風和颶風影響最嚴重的時期,由于美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其每年要遭受多次颶風的侵襲。細心的讀者也許會注意到,為什么襲擊美國的被稱為颶風,而之前肆虐我國的叫臺風,這兩者有什么不同呢?
“事實上,臺風和颶風是一對親兄弟,都屬于熱帶氣旋,只是出生地不同而擁有了不同的名字。”9月3日,象輯科技氣象技術專家歐波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定義,中心風力一般達到12級以上、風速達到每秒32.7米的熱帶氣旋均可稱為臺風或颶風。區別在于,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上的熱帶氣旋是臺風,而發生在東北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稱之為颶風。
用核彈攻擊颶風的想法,其實很早之前就出現過。《國家地理》之前發表過一篇文章,指出在過去幾十年里,用核武器破壞颶風的想法經常出現,并表示:“這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想法,尤其是在颶風季節,因為美國每年都會因這些風暴造成巨大破壞。”
那么,“用核彈炸颶風”是完全在胡說八道嗎?
其實從颶風的形成來講,這個“腦洞”也是有一定根據的。有專家表示,颶風作為一種自然現象,它最大的特點是颶風眼中心的氣壓非常低,因為存在這種內外大氣壓強差颶風才會形成,因此理論上可以通過在中心釋放大量能量或是增加中心地區的壓強,在初始階段消滅颶風。因此,有人覺得核彈爆炸后產生的沖擊波,可以在風眼地區擠壓空氣,形成更高的壓強,以此來瓦解颶風,還有人認為,直接在颶風眼地區扔核彈,利用核彈釋放的能量也可以沖散颶風。
很遺憾這個“腦洞”并不可行
這么看來“用核彈炸颶風”似乎還有點道理。但是專家接下來的話卻證明這個“腦洞”并不可行。
有專家指出,用沖擊波瓦解颶風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因為沖擊波是一種震蕩波,只能在小尺度范圍內造成一定距離的瞬間位移,雖然它可以給颶風的逆向風力方面造成一定的阻力,但是在順向方向上卻又給其一定的推力,總體上對颶風并沒有什么影響,即便是投放到颶風的風眼里,這種瞬間的震蕩壓對颶風的中心氣壓也不會產生什么影響。
此外,歐波說:“因為是兄弟,臺風和颶風的脾氣都是一樣的火爆,它們所攜帶的能量非常巨大。”一個中等強度的颶風,內含的能量粗估也得在幾千上萬個廣島核彈的能量,這哪里是人類能夠抵消掉的?何況,即便是把核彈投過去,這里的反向(減弱臺風)物理過程是極其復雜的,很難如人所愿對其控制。而且使用核彈還會帶來核輻射、生物災難等一系列更不可控的問題。
用核彈炸颶風不太靠譜,那么用什么方法來減弱颶風靠譜呢?從能量守恒定律來看,要想降低颶風的強度只有兩種直接途徑:一是冷空氣將颶風中的水蒸氣逐步凝結成水,降落到地面;二是利用地面山脈、樹木的阻擋削弱風力,讓颶風逐步安靜下來。歐波進一步解釋,颶風、臺風登陸后一般都會迅速減弱,這是因為地面(下墊面)變得粗糙,增加了其能量耗散;另一方面,颶風、臺風登陸后,在移動過程中容易遭遇冷空氣,促進冷凝降水,從而使其強度減弱。
歷史上這些削弱颶風的方法都不成功
事實上,減弱或去除颶風,減少其災害一直是人類的夢想。上世紀50年代,美國啟動了持續21年的“狂飆計劃”,希望通過改變颶風中心附近能量的分布,從而達到減慢風速的目的。
“狂飆計劃”以熱能為切入點:通過加熱空氣,讓氣流上升從而形成新的氣流,通過人為干預形成的新氣流或許可以對整個颶風系統造成干擾。在實施“狂飆計劃”的21年里,科學家追蹤了超過15個颶風(臺風),并對4個颶風進行試驗。1969年8月18日,美國對颶風“黛比”實施“狂飆計劃”,“黛比”最大風速由50米/秒降到35米/秒,減速30%。
然而,這一計劃隨著觀測水平的提升被叫停。科學家們發現,颶風強度的自然變率和播散實驗的變率在量級上是相當的,因此,不能完全肯定該實驗當中完全是人工影響導致了颶風強度減弱30%。
除了給颶風減速外,后來又有科學家提出了引導法——給颶風“引路”。根據颶風總是偏斜地向低壓方向運動的特點,用人工方法在颶風未來移向的某一個方向制造出低壓區,使颶風移向這個低壓區,從而達到保證一些重要地區免受其襲擊的目的。用這種方法,還可以把颶風引導到人們希望它去的地方,讓它豐沛的降水造福人類。
但是也有專家明確指出,這個想法不靠譜。引導颶風前進的是副熱帶高壓(以下簡稱副高),人們不可能控制副高的移動軌跡。況且,制造低壓引起颶風的路徑偏轉,這個低壓的大小強度應該和颶風接近。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氣象專家指出:一個中等強度的颶風,僅一秒鐘因水汽凝結釋放的能量,就相當于6顆原子彈,而它所能釋放的總能量可能相當于上百顆氫彈。那么,哪有這么大的能量來制造低壓呢?
此外,還有人提出,在經常產生颶風的洋面上鋪上一層化學薄膜,以抑制海水蒸發,切斷颶風的能量供應,使颶風不易生成、發展。
但颶風是移動的,颶風的低壓環流也是龐大的。水蒸氣從廣闊的海面上源源不斷輸送進來,并不僅僅來源于颶風腳下的地方,甚至有些水汽是來自于季風輸送,進入颶風內部。所以,這個膜要鋪多大?另外,如果真是將海洋上都覆上膜,海洋的水汽無法輸送到陸地上完成正常的水循環,這樣會帶來干旱等多種災害性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