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歐洲時報》報道,世界衛生組織9日指出,即使自殺率持續走低,但是全球每年仍有80萬人選擇自殺,相當于每40秒就有一人了結自己的生命,這一數字令人擔憂。
根據報道,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010年至2016年,全球自殺率下降9.8%,其中西太平洋地區下降19.6%,東南亞地區下降4.2%,但在北美這片飲彈自殺最為常見的土地上,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自殺率上漲6個百分點。
當地時間2017年4月13日,延遲3年的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自殺防護網正式動工。 中新社記者 劉丹 攝
全球自殺率的走低可以部分解釋為,很大一部分國家布置了預防措施。“盡管已經有所成果,但是我們依然統計到,每40秒便有一人因自殺身亡。”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特沃德羅斯·阿達諾姆表示。
自殺事件中的很大一部分,發生在那些中低收入國家,但自殺率最高的,卻是那些高收入國家,自殺率最低的地區則位于地中海東部。
據報道,圭亞那擁有全球最高的自殺率,在這里,攝入農藥自殺的數據居高不下。緊隨其后的是俄羅斯,過量飲酒是導致高自殺率的“真兇”。此次,在那些高自殺率的國家中,還有立陶宛、萊索托、烏干達、斯里蘭卡、 韓國、印度以及日本的身影。在法國,每十萬人中有12.1人選擇自殺。
從性別來看,每十萬女性中,有6.5人選擇結果自己的性命,男性的數量則為17.9人。這一巨大的數據鴻溝,也出現在全球范圍內,從全球來看,這種由性別帶來的差距,在最富裕國家中分外突出。
當地時間2014年9月10日,德國柏林,600名社會活動人士參加“600條生命”活動。他們集體躺尸,假扮成每年600名自殺的未成年人和青年,只有在有人伸手去拉他們的時候才會起來。圖片來源:東方IC 版權作品 請勿轉載
自殺方式方面,自縊、服用農藥和飲彈自殺,是最常見的自殺手段。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介紹,減少人們接觸農藥可以降低自殺率,這一點已在斯里蘭卡或者韓國得到印證。在斯里蘭卡,一系列的“禁農藥”措施使得自殺事件的數量下降70%,在1995年至2015年期間,93000條生命因此獲救。
世界衛生組織的另一項數據顯示,全球一半以上的自殺者不足45歲,在15至24歲的人群中,自殺是繼車禍后,造成他們死亡的第二大“奪命殺手”。
為對自殺起到預防作用,世界衛生組織將舉行為期一個月的活動,活動期間,世界衛生組織將向電影工作者和電視制作人,公開一個帶有相關建議的宣傳冊。在世界衛生組織科學專家弗萊希曼看來,研究顯示,內心脆弱的人會模仿那些出現在銀幕上的自殺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