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軍伊爾-76運輸機在跑道上列隊
【環球時報報道 特約記者 魏齊 柳玉鵬 記者 劉揚】醞釀已久的俄羅斯“中部-2019”戰略演習于16日正式啟動,這次演習共有12.8萬名官兵參演,預計9月21日結束。令人關注的是,中方此次派出約1600名官兵組成的部隊參演。那么這次大規模演習究竟有什么特點?中國參演部隊會有哪些收獲呢?
俄羅斯衛星新聞網16日報道稱,俄羅斯副防長葉夫庫羅夫中將15日在奧倫堡州東古茲靶場舉行的演習開幕式上表示,俄國防部近80架伊爾-76軍用運輸機參加在奧倫堡州舉行的“中央-2019”首長司令部戰略演習。葉夫庫羅夫說:“僅空降演習就將有約80架伊爾-76飛機參加。”
80架伊爾-76運輸機是什么概念?據中國專家介紹,這一數字可能遠遠超過中國現有的與之相當的大型運輸機的總和。其運輸能力也超過世界上絕大多數空軍的運輸能力,這體現出俄羅斯強大的戰略投送能力。專家表示,伊爾-76是目前俄羅斯最重要的軍用運輸機,也是蘇聯留給俄羅斯的重要“戰略遺產”,特別是由于安-12停產后,它的作用相當于美國的C-130和C-141兩種運輸機。俄羅斯空降兵主要由該型運輸機實施空投。
同時,這也體現出俄軍對空降兵作戰,特別是對傘降作戰的重視程度。歷史上,蘇聯/俄羅斯一直非常重視空降兵部隊建設。在蘇聯解體后的局部戰爭中,空降兵也一直被當作精銳部隊使用。1999年6月12日,俄羅斯空降兵從波黑出發,奔襲500公里,占領了位于科索沃普里什蒂納的機場,從而讓俄羅斯在與西方的談判中占據了主動。而在車臣戰爭中,俄羅斯空降兵多次承擔重要的阻擊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