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行告別飛行編號300的“大黃蜂”戰機
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道 美媒稱,10月2日,隨著最后一架現役的F/A-18C“大黃蜂”戰斗機完成最后一次飛行,美國海軍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據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0月7日報道稱,這種命名中首次同時包含戰斗機和攻擊機的飛機在飛行了將近40年后,被“超級大黃蜂”取代。
這次飛行于2019年10月2日在弗吉尼亞海灘的奧希阿納海軍航空站進行。這架編號為300的“大黃蜂”飛機隸屬于第106攻擊戰斗機中隊。據美國海軍說,1988年10月14日,這架編號300的“大黃蜂”完成了首次驗收飛行。最后一次飛行的飛行員安德魯·賈拉利上尉也出生于1988年。
報道指出,F/A-18“大黃蜂”是上世紀70年代末作為YF-17“眼鏡蛇”戰斗機項目開發的,后者是美國空軍輕型戰斗機項目中的競標者之一。在競爭中輸給F-16“戰隼”戰斗機之后,航空航天巨頭諾斯羅普飛機公司與麥克唐奈-道格拉斯公司聯手開發出一款艦載戰斗機,這就是F/A-18“大黃蜂”戰斗機。“大黃蜂”的設計目標是既能執行空對空任務,也能執行空對地任務,它是第一款在名稱中同時包含戰斗機的“F”和攻擊機的“A”標志的軍機。
“大黃蜂”于1983年入列,取代F-4“鬼怪”和A-7“海盜”戰斗機在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中服役。后來最初的A型號讓位于經過改進的C型號。上世紀90年代,美國海軍又引入了更大、更重的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戰斗機。“大黃蜂”首次作戰任務是1986年空襲利比亞的“埃爾多拉多峽谷行動”。自此以后,這種多功能戰斗機參與了冷戰后美國幾乎所有海外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