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時間也門胡塞武裝接連發動的"無人機奇襲"當中,沙特空軍和沙特防空軍的表現可以說是乏善可陳:不僅沒能攔截下胡塞的無人機群和做出相應預警,就從連胡塞無人機"從哪來,到哪去"都說不出個所以然。
在如此糟糕的戰績下,沙特防空力量必然需要一次徹底的大修整。但出人意料的是——沙特最終仍將罪責歸咎在裝備方面的不足上,從美國和法國分別斥重金購置的通信設備和低空雷達已經啟運……
圖為沙特皇家空軍的E-3"望樓"預警機,該機基本沒有發揮預警作用。
事實上,沙特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斥資百億美元,由美國建立了代號為"和平之盾"的自動化國土防空網絡,其中包括遍布全國的二十多臺防空雷達、五架E-3預警機以及各路地面通信站點、地下指揮中心,這一系統經過持續補強,時至今日至少價值千億。
但饒是如此,"和平之盾"也好,配合"和平之盾"的美國"霍克"、"愛國者"防空導彈、德國"天空哨兵"自動高炮等防空系統也罷,都在胡塞武裝簡陋的無人機面前交了白卷……
圖為"天空哨兵"系統內的35毫米自動高炮,它被沙特人用作地面平射武器。
換句話說,沙特人拿著先進的工具考出了低分,那問題只能是出在"人"這一環節。但詭異的是,美國和法國都在這個問題上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美國海軍陸戰隊中將就于近日公開表示,美國已經評估了"沙特防空系統同外部威脅之間的差距",并將協助沙特加強防空網絡的能力,以應對"外部威脅"。
同樣的,法國方面也公開表示最新的低空預警雷達已經在運抵沙特的路上,這些雷達將"協助沙特對抗低空無人機"。
圖為罩內的AN/FPS-117遠程三坐標雷達,沙特裝備有多達6臺。
但問題就在于,沙特眼下并不缺乏低空空域的探測能力:E-3預警機本身具有極強的大范圍下視能力,在單調的沙漠背景中找出突兀的無人機群并不是難事;除此之外,架設在高山上,有著雷達罩保護的AN/FPS-117遠程三坐標雷達也對類似目標有感知能力……不過說到底,一切"目標"和"疑似目標"都只是雷達屏幕上的小小回波,真正發出警告和預警的,仍舊必須是雷達的操作員。
圖為法國泰利斯的"大師400"低空警戒雷達。
而如果對沙特在這幾個月間的防空陣地布局稍做分析,其實就難免得出一個很簡單的結論:沙特防空軍從來沒有準備好應對"真正的威脅",一切防御手段最多只是圍繞著教科書為前提展開,防空武器甚至還被"挪用"到反游擊戰場上作為平射武器使用,這樣的沙特防空軍又怎能不敗?再先進的防空武器在沙特防空軍手里,又能有什么合格表現?
圖為阿美煉油廠旁的防空陣地及其覆蓋范圍,嚴防死守之下胡塞無人機仍舊突圍成功。
從陸軍和國民衛隊在也門境內的潰敗,到空軍屢屢被簡易防空系統殺得丟盔棄甲,再到防空軍的"十防九空",整個的沙特國防力量已經可以說是潰不成軍。
但在"痛定思痛"之后,沙特依舊在斥重金從外國購置先進武器裝備,試圖用金錢來補足部隊訓練,甚至是軍紀上的缺陷,這種南轅北轍的做法也只會帶來唯一后果:這支用金錢武裝起來的"王爺軍"還會繼續輸下去,讓對手殺進本土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