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5日電 據澳洲新快網報道,早晚上下班交通高峰期,長期站立擠在公交車或地鐵上,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以及影響神經系統。
據報道,由于交通過度擁擠,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的設計,導致地鐵及輕軌提供了更多的站立空間,縮減了座位的設計。很多上下班通勤的人長時間站在移動的車輛上,不得不緊緊抓住頭頂上方的帶子或者扶手。
悉尼的理療師克萊介紹,雖然她從來沒有接受過客戶報告因上下班途中站立,發生事故直接造成傷害,但是很多病人現有的病情加重了。
“在一個位置大約15分鐘后,我們的肌肉在那個特定位置有縮短的趨勢,這種現象被稱為肌肉蠕動”,她解釋說,“在我們的通勤途中,人們擠在一個很小的空間里,他們沒有空間四處走動,調整自己的姿勢,緩解任何不適”。
來自南澳大學健康科學學院的教授奧茲說,站立的通勤者平均使用的肌肉可能比他們意識到的要多。“你在鍛煉很多肌肉來保持你的姿勢。你通過臀部,背部,還有腹部肌肉等來穩定你自己”,他說,“如果你把手伸到身體上方,也許是為了抓住一條皮帶,你會使用三角肌的上部。為了保持姿勢和平衡,你也會非正常的使用一些相對較小的肌肉,以及你的小腿肌肉”。
雖然我們可能會認為偶然的鍛煉是一種獎勵,但奧茲警告說,這種非正常的運動可能弊大于利。他說,“令人擔憂的是,肌肉并沒有在運動中充分使用,它們一直處于半收縮狀態”。
奧茲引用了之前對生產線工人的研究,他認為通勤途中站立時肌肉的狀態,與在生產線上工人們長期工作導致的肌肉收縮相似,肌肉骨骼問題、腰痛以及頸部和肩部問題的患病率更高。
“我們不知道這是否可以直接適用,因為通勤不是像生產線上那樣的重復動作,但對站立式辦公桌的研究發現了類似的結果”,他補充說,“站立與坐著對健康好處的許多古老智慧已經被推翻”。
對此,專家們建議稱,如果你的上下班時間確實很長,建議你經常變換姿勢,在不同的支撐方式之間交替。
盡管如此,奧茲認為沒有一個解決方案是理想的,“最好的辦法是真的有更多的座位”。
除此之外,新南威爾士大學感染控制專家麥克勞斯教授還表示,“如果你經常站著上下班,建議在你下車后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劑,因為你抓住的桿子和帶子可能會被細菌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