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社報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日前表示,教科文組織將撤回比利時阿爾斯特狂歡節(Carnival of Aalst)的世界文化遺產資格,該狂歡節被指控為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經審議決定,阿爾斯特狂歡節將從世界非物質遺產名錄中除名。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2月15日,比利時民眾參加阿爾斯特狂歡節游行。阿爾斯特狂歡節于2010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游行活動以模仿年度重要人物與事件著稱。
據報道,當地時間1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員會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動,將阿爾斯特狂歡節以反復出現的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為由,從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除名。
報道指出,阿爾斯特狂歡節游行隊伍中出現的一輛花車,其中有人坐在金袋上,被認為是諷刺猶太人,激怒了比利時的4萬猶太族裔。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奧黛麗·阿祖萊(Audrey Azoulay)表示,聯合國文化機構必須對被認定為世界遺產的活動,其中任何過分的行為保持警惕和堅定。阿祖萊強調,這并非種族主義者和反猶太人的花車首次參加這個節日。
阿爾斯特市長克里斯多夫·德·海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舉行的會議上宣布,將放棄阿爾斯特狂歡節的地位,教科文組織才將其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除名。
德?海斯表示,阿爾斯特公民遭受了不當的指責。并稱該活動既不反猶太人,也不是種族主義。所有支持這些論點的人都出于惡意。他說,阿爾斯特將永遠是嘲諷和諷刺的首都。
最初,阿爾斯特狂歡節是在比利時荷蘭語區佛萊明大區(Flanders),于2010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合國在聲明中表示,教科文組織忠于其民族之間的尊嚴、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本原則,并譴責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反猶太主義和仇外心理。(京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