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設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本蘇達20日宣布,應巴勒斯坦方面的要求,檢察官辦公室準備對發生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戰爭罪行展開初步調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當天對此回應稱,國際刑事法院的這一決定是“極其不公正”的,完全是對于巴勒斯坦方的偏袒。
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 本蘇達:今天(20日)我宣布,根據對所獲得的所有可靠信息進行的全面、獨立和客觀評估。我所領導的檢察官辦公室對巴勒斯坦局勢的初步審查已經結束,確定《羅馬規約》所規定的所有啟動調查的法定標準已經滿足。
本蘇達表示,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已經或正在發生戰爭罪行”,根據《羅馬規約》,由這種情況而引起的案件是可以受理的。此外她還指出,由于巴勒斯坦方面已經提出了調查請求,而且沒有提出“在開始調查之前尋求預審分庭法官批準”的要求,因此她決定開啟調查。
針對本蘇達的這一決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當天進行了回應,他抨擊本蘇達的這一決定是“毫無根據和令人發指”的——以色列方面認為,國際刑事法院“理應只受理主權國家提出的調查請求”,以色列是一個主權國家,“但當今世界上并不存在一個巴勒斯坦國”。此外,內塔尼亞胡還表示,本蘇達的這一決定實際上是將國際刑事法院變成了一個“針對以色列的政治工具”。
國際刑事法院是根據2002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而成立的,主要審理2002年7月1日以后發生的種族滅絕罪、戰爭罪和反人類罪等嚴重的國際犯罪案件。2015年4月1日,巴勒斯坦正式加入《羅馬規約》,成為其第123個締約成員,之后巴方要求國際刑事法院“對2014年6月13日以來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上所犯罪行展開調查”,而以色列至今沒有加入《羅馬規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