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記者 馬佳佳)蓋茨基金會日前發布《2020目標守衛者報告:新冠肺炎全球視角》,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帶來的全球影響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協同應對的解決之策。
蓋茨基金會強調了報告發布的意義和目的:第一,分析這場大流行病對健康、經濟及其他方方面面已經造成的并繼續可能加深的損害。第二,呼吁協同合作。面對一場全球危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所有國家必須攜手合作,結束疫情、重振經濟。
關于疫情的全球影響,該報告指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稱得上是“引發一系列惡性循環的災難”。首先出現的是疾病本身。緊接著,政府調動資源試圖控制疫情。為了避免感染,人們不再去醫院——這為一場復雜的健康災難埋下了隱患。報告稱,目前世界面臨的最重要問題之一,就是低收入國家如何能快速回到疫情前的狀況,并重回發展軌道。受災最嚴重的地方亟需支持,以確保暫時的倒退不會造成永久的破壞。
關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該報告指出,經濟層面的災難波及面最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即使各國已經投入了18萬億美元刺激全球經濟,到2021年底,全球經濟仍將損失12萬億美元,甚至更多。就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損失來說,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按全球GDP計算,新冠肺炎造成的經濟損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兩倍。
該報告建議,為了控制病毒肆虐并結束疫情,世界各國需要盡快就以下三項任務展開合作:在短期內開發診斷和治療手段控制疫情,在中期內研發出疫苗結束疫情;盡所能,以最快速度制造出盡可能多的檢測試劑和疫苗;將這些工具公平地分配給最需要它們的人,不論他們身處何地,不論貧窮還是富有。
該報告指出,世界在未來幾個月的選擇將至關重要。報告強調,這場大流行病會有多嚴重、持續多長時間,都取決于各國的行動。最終,各國政府和企業必須真正認識到,未來絕不是一場成王敗寇的零和博弈。這是一場必須依靠合作才能取得共同進步的人類壯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