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型保險公司R+V保險公司日前公布了“德國人最擔心什么”年度榜單。結果顯示,美國特朗普政府政策的破壞性是德國人最擔心的事情。
2018年4月27日,在美國華盛頓白宮,美國總統特朗普(右)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晤。新華社/美聯
這項調查共問詢了2400名受訪者。53%受訪者認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讓世界變得更加危險。
讓調查人員感到比較意外的是,德國人對新冠疫情及其后果的擔憂似乎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48%受訪者擔心世界經濟受疫情影響而惡化,排在排行榜第四位。32%受訪者擔心染上新冠等嚴重疾病,排在第17位。
海德堡大學政治學教授曼弗雷德·施密特對此評論說,特朗普政府的對外政策不斷使國際局勢復雜化,特別是挑起與中國的貿易戰,以及美國在貿易和安全政策上指責和攻擊包括德國在內的盟國。
這是2019年3月26日在德國盧布明拍攝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建設工地的資料照片。新華社/法新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日前評論說,美國在“捍衛”自己的利益方面從不拘謹,比如,美國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以及對與伊朗有業務往來的公司發出制裁威脅,就讓德國感受到了這一點。
“北溪-2”項目旨在鋪設一條穿越波羅的海的天然氣輸氣管道,連接俄羅斯和德國。管道建成后,俄羅斯的天然氣可以繞過烏克蘭、波蘭等國直達德國,并通過德國干線管道輸送到其他歐洲國家。
對德國乃至歐洲而言,“北溪-2”將極大降低能源價格,有助于保障供氣安全穩定。美國認為,這條管道將加大歐洲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增強俄羅斯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多次威脅發起制裁。
“如果美國人揮舞大棒,那么我們的前景將黯淡無光。”德國批發和外貿協會候任主席安東·伯爾納說。
2020年2月26日,一艘貨輪停靠在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集裝箱碼頭。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受疫情影響,德國經濟今年預計將萎縮5.8%。《法蘭克福匯報》報道稱,由于中國更快地從新冠疫情危機中復蘇,德國出口商對中國業務的依賴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從長遠來看,中國經濟可能會變得更加強大,因此對德國而言是更重要的市場。
近幾年來,美國一直是德國第一出口大國。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4月至6月,德國對美國出口額為200億歐元。同期,德國對華出口接近230億歐元。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德國最大出口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