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6日下午,日本召開臨時國會,選舉自民黨總裁菅義偉為日本新首相。菅義偉正式成為日本第99任首相,他將繼續完成自民黨前總裁安倍晉三剩余的首相任期直至2021年9月。
當天上午,安倍晉三率領內閣全體辭職,正式結束其持續7年零8個月的第二次首相任職。截至9月16日,安倍晉三累計擔任首相的時間為3188天,成為日本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
新京報訊 9月16日下午,日本召開臨時國會,參眾兩院舉行了首相指名選舉。自民黨新任總裁菅義偉在眾議院465票中獲得314票,在參議院245票中獲得142票,成功當選日本第99任首相。
菅義偉獲參眾兩院支持
在接受國會兩院提名后,新首相前往首相官邸辦公室,設立組閣本部,并由內閣官房長官對外公布新內閣名單。之后,內閣前往日本皇宮參加由天皇主持的首相任命儀式和內閣認證儀式,新一任內閣即正式啟動。
現年71歲的菅義偉此前在安倍內閣中擔任官房長官一職,持續時間近8年,被認為是安倍的“左膀右臂”。9月16日晚,菅義偉召開就任首相后的首次記者會,闡述其新內閣的內外政策主張。菅義偉表示,新政府的首要任務是防控新冠疫情,復蘇經濟也是一項重要挑戰。他承諾延續安倍經濟學,推動日本經濟穩健發展。外交上,菅義偉稱日美同盟仍然是外交戰略的基石,另外再次表達了解決朝鮮綁架人質問題的決心。
有5人首次入閣
據日媒報道,9月16日下午,日本新一任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公布了新一屆內閣名單。
除首相菅義偉外,新內閣共有20名內閣大臣,其中有8名安倍內閣大臣留任原職,包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外交大臣茂木敏充、文部科學大臣萩生田光一、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弘志、國土交通大臣赤羽一嘉、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負責新冠疫情應對的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西村康稔、奧運擔當大臣橋本圣子。
3名安倍內閣大臣改任其他職務,包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改任內閣官房長官、國家公安委員長武田良太改任總務大臣、防衛大臣河野太郎改任行政改革擔當大臣。
首次入閣的有5人,分別是農林水產大臣野上浩太郎、防衛大臣岸信夫、復興大臣平澤勝榮、地方創生擔當大臣坂本哲志、世博擔當大臣井上信治。值得關注的是,新任防衛大臣岸信夫為安倍晉三胞弟,他曾擔任過日本外務副大臣、防衛大臣政務官等職務。
■ 分析
今年底舉行大選有待觀察
日本共同社指出,菅義偉成為首相后最緊迫的任務就是防控疫情、復蘇受疫情影響陷入萎縮的經濟。長期挑戰則包括老齡化問題、與周邊鄰國的外交關系等。
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廣濤表示,作為安倍的接任者,菅義偉面臨的挑戰基本上也是安倍留下的一些任務。其中,首要任務無疑就是控制疫情。菅義偉在當選自民黨總裁后和執政聯盟公明黨黨代表山口那津男會談時就明確表示,兩黨聯合執政的最重要目標就是控制疫情。因為疫情控制了,其他方面如恢復經濟、舉辦東京奧運會都有了可能。所以,防控疫情無疑是最關鍵的。
除此之外,菅義偉的任期只有一年,如果他要尋求連任,就必須做出成績。國內方面就是抗擊疫情、恢復經濟、如期舉辦奧運會等;對外方面,在美國持續不斷施壓的情況下,如何持續平衡好大國關系,也是一大挑戰。在對華問題上,疫情結束后能否恢復兩國高層往來,是影響中日關系的一個關鍵問題。
此前,多家日媒指出,菅義偉上臺后可能會盡快解散國會,提前舉行大選。但菅義偉近日表示,需要有專家認定疫情已經得到控制才會考慮這一問題。
王廣濤認為,菅義偉是否提前舉行大選,得看內閣支持率、日本國內經濟指標這兩個因素。一方面,如果內閣支持率不高,這個時候舉行大選對于執政黨自民黨而言是很不利的。另一方面,在經濟下滑狀態下宣布大選,選民對執政黨的支持率也不會高。因此,菅義偉需要做出一些惠民方面的承諾,來獲取民眾支持,然后在一個合適的時機解散國會舉行大選,這樣自民黨的議席能夠保持或者增加,他就有了政治資本和政治底氣。
王廣濤指出,目前留給菅義偉的時間并不多,考慮到明年夏天應該要舉辦奧運會,今年年底舉行大選比較有可能。
新內閣延續安倍政策
王廣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菅義偉的新內閣名單可以用四個字來評價——穩中求變”。“穩”指的是,一些關鍵職務保留了原來的內閣成員,這意味著相關政策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基本上會延續安倍政策。譬如涉及內政的最重要是疫情和經濟,而財務大臣麻生太郎、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西村康稔職務都保持不變;外交方面,外交大臣茂木敏充也繼續留任。此外,自民黨內部的人事任免也體現了菅義偉求穩的態度,該黨黨務一把手、干事長仍由二階俊博擔任。
“變”指的是菅義偉也希望凸顯一些個人特色。譬如他增設了數字廳和數字擔當相一職,希望推動日本數字化改革;此外將資歷頗深的河野太郎調任為行政改革擔當大臣,凸顯了他想要重點推進行政改革的決心。
■ 鏈接
安倍:呼吁給予新內閣理解和支持
當地時間9月16日上午,安倍晉三宣布全體內閣成員辭職。安倍表示,“自重任首相以來,我一直竭盡全力振興經濟、推動外交以保護日本的利益。能夠與國民一起面對各種挑戰,我對此感到自豪。衷心感謝所有支持我的人”。之后,安倍發布了一條視頻,他指出,“還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但也有許多值得挑戰和已經實現的事情”。他呼吁大家給予新一屆內閣理解和支持。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國中日關系史學會會長王新生認為,安倍是一個很能干的政治家,他辭職后的評價和民調都很高。第二次政權持續的近8年時間里,留下了很多業績。不過,安倍也有遺憾,如他所說的,修憲沒有成功,日俄領土爭端還沒解決,朝鮮綁架人質問題也懸而未決。
王新生稱,“安倍是一個理念型的保守政治家,但他同時也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不會因為理念要堅持原則,所以能夠成為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他指出,安倍最大的政治遺產是首相官邸主導政治過程,形成了一種強勢領導人的制度設計。這對于他執政也許是有利的,但對于接班者來說,可能很難去駕馭這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