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日本特約記者 呂 慧
菅義偉內閣于16日正式登臺,振興經濟成為日本新政府亟待解決的首要議題。《日本時報》17日專門討論“菅義偉經濟學”包括哪些內容。
《日本時報》以“菅義偉經濟學”什么樣為題報道稱,菅義偉上任后主要目標之一是讓日本擁抱數字化,他承諾建立一個新機構來處理數字化轉型政策。分析稱,日本政府通常不會在整合數字技術以優化公共部門工作方面投入大量政治精力,但疫情暴露一個事實,即日本在有效使用數字工具方面遠遠落后其他國家。為了繼續履行“安倍經濟學”,菅義偉并未更換主要人員,包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西村康稔等。
《日本經濟新聞》17日報道稱,西村康稔17日在首次內閣會議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就新冠疫情的應對表示,無論出現什么情況,新內閣都將以全力維護國民生活,特別是保護就業、企業經營及產業發展。“首相已指示我果斷地采取行動”。西村稱,將努力把此次疫情危機轉變為改革契機,加速發展數字經濟、地方創生以及創新投資等領域。他還表示,必須優先擺脫通縮狀態,否則經濟再生與財政健全都無法實現。報道稱,這暗示菅政府將放棄財政健全化目標,轉而擴大財政支出,積極刺激經濟。
17日上午,日本央行公布最新決議,決定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1%不變。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稱,日本經濟已開始復蘇,出口和生產正在回升,但商業投資呈現下滑趨勢。日本央行將通過寬松貨幣政策,爭取實現2%的通脹率目標,并在必要時將擴大寬松政策。彭博社稱,“安倍經濟學”的核心手段之一是維持大規模量化寬松,繼任安倍的菅義偉對日本央行的這一政策表示非常認可,并希望其繼續維持。當然相比安倍,菅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或許更加溫和。
日媒稱,在疫情沖擊下,日本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萎縮。在內外需均處于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菅義偉主張上調最低工資,減免稅費,重點支持中小企業融資,以改善經濟基礎活力,但這些政策也不可避免地對財政造成壓力。
彭博社稱,無論何種政策工具都不能保證日本經濟走出困境,重回“安倍經濟學”黃金時期。菅義偉被認為擅長經濟政策,但能否扭轉不利局面,許多人并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