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9日電(劉淙)坐落于朝鮮平壤大同江畔,白墻綠瓦的朝鮮最頂級冷面館——玉流館,日前迎來建成60周年紀念。兩年前的今天,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和韓國總統文在寅在簽署了推動朝鮮半島和平進程的《平壤共同宣言》后,便是在這里一同就餐,并掀起了“冷面熱潮”。
然而,兩年來,朝韓關系卻因合作項目擱置、“脫北者”散發反朝傳單等,逐漸降溫。難得取得積極進展的半島局勢,停滯不前。如今,冷面里的“和平味道”,還一如曾經嗎?
玉流館迎“花甲之年”,
特殊的歷史“見證者”
玉流館,由朝鮮已故領導人金日成于1958年8月指示修建,并于1960年8月竣工,經常用作招待外國元首及貴賓等。這里最著名的當屬冷面,不僅味道絕佳,它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朝韓關系緩和的“見證者”。
2018年4月27日,朝韓領導人在板門店韓方一側舉行會晤,并簽署《板門店宣言》,這也是朝鮮戰爭后,朝鮮最高領導人首次踏入韓國。當時,金正恩請文在寅品嘗了專門從平壤帶過去的玉流館冷面。
跨過朝韓分界線的這碗冷面,不僅把朝鮮的味道帶到了韓國,更將“和平的種子”播撒在了朝鮮半島的土地上。冷面一時引起熱潮,韓國民眾紛紛去餐館吃冷面,以致敬“歷史的一刻”。在這股熱潮背后,是民眾期盼半島可以迎來和平穩定的強烈心愿。
而這顆“和平的種子”,在當年秋天,結下了果實。
2018年9月19日,文在寅前往平壤與金正恩會晤的第二天,雙方簽署了《平壤共同宣言》,一致同意實現半島無核化,緩解朝韓軍事緊張并改善雙方關系。
這一次,金正恩直接邀請文在寅前往玉流館,品嘗平壤冷面。
“和平的象征從鴿子變成了平壤冷面。”英國《衛報》評價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則將兩位領導人之間的互動,稱為“冷面外交”。
“除了冷面的味道,
一切好像都變了”
然而,兩年后,曾經令人“冰在口,暖在心”的冷面,卻變得不再那么“可口”。
2020年6月,玉流館大廚吳守奉(音)在朝鮮外宣媒體《今日朝鮮》中,將矛頭指向韓國總統文在寅,稱他兩年前在玉流館吃冷面時,好像要(為改善朝韓關系)做出一些什么,但返回韓國后至今,也“沒有做成什么事”。
2019年2月,朝美領導人在越南舉行第二次會晤,但“無果而終”,朝美在實現無核化的路徑和方式等問題上,始終存在明顯分歧。此后,朝美對話陷入停滯,朝韓關系隨之趨冷。
曾經在《平壤共同宣言》中提出的,重新連接東西海岸線鐵路及公路、重啟開城工業園和金剛山旅游項目、盡快設立離散家屬常設會面所及解決視頻會面和交換信件等問題,也都被擱置。
進入2020年以后,朝韓關系也未有實質性進展。6月16日,從開城傳來的一聲巨響,更是令半島局勢急轉直下——當日,位于朝鮮開城工業園內的朝韓聯絡辦公室大樓被朝方炸毀。至今,雙方仍處于斷聯狀態。
一切看似突然,實際早有征兆。
6月4日,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一副部長金與正先是譴責“脫北者”從韓方向朝方散布反朝傳單,并對韓方發出警告。5天后,朝方徹底斷絕并廢除多條朝韓通訊聯絡線路。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部甚至還表示,朝鮮軍隊已保持了“萬全的備戰狀態”。
分析指出,朝鮮此次向外釋放的信息,是對韓國推動朝韓關系發展的現狀,表示失望和不滿意,遂借“脫北者”問題向韓國政府施壓。
當地時間2018年9月19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在平壤簽署《9月平壤共同宣言》。 平壤聯合采訪團供圖
協議發揮重要作用,
朝韓關系能否“小步走”?
“在紀念《平壤共同宣言》簽署兩周年之際,很遺憾朝韓關系陷入停滯。但朝韓領導人為朝鮮半島和平所做的努力依然可見,雙方簽署的協議發揮重要作用,例如緩解軍事緊張、讓邊境相對穩定。”新上任的韓國統一部長官李仁榮9月16日到訪板門店時說。他多次表態,要恢復朝韓關系。
李仁榮稱,將采用“小步走”的方式,推動朝韓合作。韓方計劃逐步恢復朝韓非軍事區內的徒步游“和平步道”,將與朝方在多領域,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不僅是韓國當局,韓國市民社會團體也在《平壤共同宣言》簽署兩周年到來之際,呼吁市民共同參與旨在緩和朝韓關系的和平運動。
另一方面,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在評估形勢后,決定暫緩執行針對韓國的軍事行動計劃。此后,朝方又拆除了邊境地區對韓喊話設備,并叫停散發“反韓傳單”準備工作。李仁榮表示,朝方為遵守《軍事協議》,付出了實際努力。
“希望南邊同胞們前來玉流館品嘗美味的那一天,能盡快到來。”兩年前,玉流館的廚師曾這樣期盼道。
平壤冷面能否再次成為和平的象征,仍是一個未知數,而如今的玉流館,也不知還要多久,才能等來“南邊的客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