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4日電 綜合消息:隨著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在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不斷攀升的同時,政府抗疫不力也帶來了“次生危機”。英、美多家媒體關注報道新冠大流行在美國引發的饑餓問題,預測“美國數千萬人將進入‘新饑餓’時代”。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3日報道稱,在新冠疫情下,許多美國人有生以來第一次面臨吃不飽的問題。受疫情影響,美國挨餓的人口大幅增加,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兒童。美國國內最大饑餓救濟組織“賑濟美國”的首席執行官克萊爾·巴比諾-方特諾特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極大地加重了救濟工作,因為需要幫助的美國人數量激增。克萊爾·巴比諾-方特諾特說,盡管生活在一個糧食產量足夠養活所有人的國家,但還是有許多美國人有生以來第一次挨餓。她說,2020年,由于疫情美國“食物無保障”人口可能增加1700萬。根據“賑濟美國”的估算,這將使該人群總數從疫情前的3720萬升至5400萬。
英國《每日郵報》此前也發出過美國民眾排長隊領取免費食物的報道。該報道稱,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北部達拉斯的菲爾公園,等待從食物救濟站領取免費食物的車隊,一眼望不到頭。在賓夕法尼亞、新澤西等地,也有類似的食物免費分發活動。在紐約、新澤西、洛杉磯和奧克蘭街頭還出現了“愛心冰箱”,一些愛心人士將食物放在冰箱中,供人們免費取用。
《紐約時報》日前的報道中也描述過類似場景:“食物銀行”外排著數百輛汽車,車里的一些人以前從未領過救濟食品。在休斯敦,慈善機構每6小時向多達2000人提供食物。當地社區中心在2019年分發了56.7萬磅(約合25.7萬公斤)食物;從2020年3月18日到7月6日分發的食物就已達52.8萬磅。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美國面臨饑餓問題的人群越來越龐大,疫情帶來的連鎖反應環環相扣。《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失業、福利政策過期或斷供、食物漲價等因素加劇了饑餓問題。該報道稱,對于很多美國人來說,失業意味著失去經濟來源,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美國失業率為10.2%,此前美國連續20周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超過百萬。在社會福利方面,美國政府3月份批準了一份紓困方案,為失業人員每周提供600美元失業救濟金,這筆錢成為不少家庭唯一的收入來源。據美國勞工部數據,7月份大約有2800萬人申領這筆救濟金,然而這份方案在7月底就過期了。在物價方面,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7月份食物價格較上一年增長了約4.1%,牛肉價格暴漲15%。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形容食物價格“如火箭般飛速上漲”。(完)